阿壩州文旅融合新圖景:從九寨溝“調度奇跡”到文旅融合的生態樣本
2025-06-18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郝莉娜 | 分享: |
圖為九寨溝景區觀光車秩序井然 來源:九寨溝景區管理局
今年“五一”假期,阿壩州九寨溝景區單日接待游客突破4.1萬人次,5天接待游客15.49萬余人次創下歷史新高,#九寨溝調度能力太強了#登上熱搜。游客驚嘆“國內運營最好的景區!”“每2-3分鐘一班車,完全不擠!”“九寨溝不愧是5A(景區)中的天花板,景色、環保、服務、運力等等。”這場高效運轉的背后,是阿壩州以九寨溝為支點、撬動全域文旅融合的蛻變。
打通交通經脈 為文旅騰飛插上翅膀
2024年8月30日,成都到九寨溝動車的動車正式通車,九寨溝正式邁入成都的“4小時交通圈”,阿壩的交通革命已悄然重構旅游時空版圖。
圖為川青鐵路 來源:中國鐵建
去年,全國首條山地軌道——都四軌道建設加速,川青鐵路深入川西腹地,都四山地軌道加速建設,坐著動車去阿壩,阿壩就在雪山下’成為游客新追捧的旅行方式。
圖為理小路 來源:理縣縣委宣傳部
被譽為”四川獨庫公路“的理小路(理縣至小金)也在去年正式通車,95公里串聯起四姑娘山與畢棚溝的草甸花海,這條濃縮了川西精華的網紅公路,在今年“五一”期間,車流峰值1.37萬臺次仍全程暢通。
G544川九旅游公路成功入選2024年全國交旅融合發展示范案例。這條連接九寨溝、黃龍兩個世界自然遺產的最便捷通道,是九寨溝地震后的災后重建項目,現已成為交旅融合新示范、高質量發展新標桿。
軌道穿山,公路織網,阿壩州交通網絡的升級,為文旅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2024年阿壩州游客達609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43.12億元,創歷史新高。
產業升級:“五個之州”戰略下的文旅新生態
今年,阿壩州繼續聚焦“五個之州”(自駕之州、研學之州、民宿之州、網紅之州、好客之州)建設,持續深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擦亮“天下九寨溝·大美阿壩州”金字招牌。
圖為松潘花燈舞在街頭展演 來源:微松潘
今年“五一”期間,在松潘古城的街頭,藏羌回漢各族舞者共跳花燈舞,非遺巡游展演讓游客連連贊嘆。在理縣甘堡藏寨,國家級非遺“博巴森根”鍋莊融入日常展演。在茂縣中國古羌城,開城儀式、沉浸式羌族婚禮體驗等,吸引著游客參與。這類“非遺進生活”的場景,正是阿壩州文化活化的縮影。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再只是博物館里展出的藏品,而是化作可參與、可帶走的生活印記。
圖為達古冰川景區的咖啡館 來源:中國新聞網
旅游產品升級,讓旅游不再是簡單的“看山水”,而是轉向“體驗感”與“氛圍感”。在達古冰川,海拔4860米“世界上最孤獨的咖啡館”迎來游客打卡。在四姑娘山國際戶外小鎮,攀冰、滑雪、越野、徒步等多重挑戰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戶外愛好者。在理小路,游客們在高山草甸間席地而坐,感受大自然對心靈的治愈。
圖為黑水嘎爾莊園 來源:阿壩市場監管
民宿產業集群化發展,讓游客流量“留下”。精品民宿當下已成為越來越多的游客新選擇的旅游目的地。在阿壩州黑水縣的嘎爾莊園,游客住在由古寨改造而來的民宿中,感受“逃離城市喧囂”的山林美景。嘎爾莊園現已躋身“全國甲級民宿”。阿壩州出臺全州民宿建設管理標準,推動2993家民宿升級,還將打造甲級民宿5個、乙級民宿10個。
借勢“理小路開通”舉辦世界自駕旅游大會,創新“景BA”籃球賽“以賽促旅”,與張家界、桂林締結“中國最美山水聯盟”,以流量帶游量,阿壩州旅游產業升級的深層邏輯,是將旅游紅利真正注入民生肌理,以“旅游熱”帶動“消費旺”。
自201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以來,阿壩州依托資源稟賦,以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目標,堅持下好“文旅發展”這盤大棋,做到文以旅傳,旅以文興。當松潘古城的花燈舞映亮游客笑臉,當理小路的自駕者馳騁于雪山之間……如今的阿壩已成為游客追逐體驗的“詩與遠方”。阿壩州用實踐證明,文旅融合,是打通交通動脈、傳承文化血脈,讓產業帶動民生,走向更遠的方向。
記者 郝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