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光輝照阿壩 雪山草地展宏圖——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引發(fā)強烈反響
2023-09-18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杜杰 | 分享: |
9月16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在馬爾康市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向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發(fā)來賀電,中央有關部門祝賀團、省祝賀團也帶來節(jié)日祝賀和誠摯問候。70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阿壩實現“一步跨千年”的巨變,各族兒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雪山草地上共同鑄就70載的壯麗輝煌。
在感黨恩中匯聚發(fā)展動能,在祝福聲里凝聚團結力量,全州干部群眾感到無比振奮、無比激動,滿懷感恩、備受鼓舞。大家紛紛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跟黨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攜手團結聚合力,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阿壩。
倍感振奮,阿壩大地展新顏
人均壽命從35歲提高到75歲;林草綜合覆蓋度達到85.6%;公路里程達1.56萬公里,開通航線11條,1200公里“四好農村路”示范路全域覆蓋;經濟總量從0.24億元躍升到462.5億元,增長1926倍……一組組真實可感的數據,展示了阿壩70年來一系列歷史性跨越。
慶祝大會上,中央有關部門祝賀團希望阿壩統(tǒng)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在四個方面“走在前列”。阿壩怎么干?
撿拾垃圾、驅趕偷漁者、維護防護帶苗木……若爾蓋縣,黃河護河隊隊員再出發(fā)。“全長742公里的黃河干支流域生態(tài)防護帶已經建成,黃河岸線又綠了回來。”阿壩州林業(yè)和草原局副局長何曉宇說,阿壩堅持一體保護、系統(tǒng)治理,走出一條生態(tài)優(yōu)先的發(fā)展之路,作為黃河流經四川境內的唯一地區(qū),阿壩要在治沙、增綠、護河上久久為功,堅定不移地堅持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切實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tài)屏障,奮力推動民族地區(qū)高質量發(fā)展。
若爾蓋縣班佑完全寄宿制小學教師索郎機回顧24年教學生涯,感慨頗深。隨著阿壩陸續(xù)實施15年免費教育,構建國家、省、州、縣四級經費承擔長效機制,大力實施成阿教育戰(zhàn)略合作、浙川東西教育對口幫扶計劃,如今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已達99.97%。
9月14日,新建川青鐵路青白江至鎮(zhèn)江關段正式進入運行試驗階段,距離年內開通運行再進一步。緊靠鐵路的松潘縣川主寺鎮(zhèn)元壩子村再次沸騰起來。“阿壩就要結束沒有鐵路的歷史,我們村已經引資4.2億元打造藏寨和文旅體驗城,老百姓盼望著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元壩子村黨支部書記萬生足說。
心懷感恩,各族兒女一家親
70年的艱苦奮斗,阿壩社會制度、經濟發(fā)展、人民生活、民族團結實現歷史性跨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鐫刻了阿壩兒女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足跡。“飲水思源感黨恩。”全州上下干部群眾紛紛表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阿壩,阿壩各族人民將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團結攜手、親如一家,沿著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光明大道接續(xù)前行。
一年多已過去,“6·10”馬爾康地震震中草登鄉(xiāng),災后恢復重建進展明顯。9月16日,呷秋里村74歲老人春木初在新房客廳里觀看慶祝大會電視直播,“舊房子震垮后還擔心沒有睡覺的地方,沒想到這么快就住進了新房子,感謝黨的關心和幫助。”
“全州旅游直接從業(yè)人員2萬余人,間接帶動14萬余人就業(yè),‘熊貓家園 凈土阿壩’旅游品牌享譽世界。”在建州70周年成就展上,重慶市阿壩州商會會長、重慶三聯(lián)旅游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杰看到這組數據,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我老家在茂縣,得益于阿壩出臺的好政策,如今公司實現了旅游產業(yè)全覆蓋。今后我要努力推介、宣傳、建設阿壩。”趙杰說。
阿壩70年輝煌成就的取得,也得益于全國和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傾情幫扶。在汶川縣漩口鎮(zhèn)集中村長興-汶川產業(yè)幫扶吊瓜示范基地,浙江援汶幫扶干部柏超仔細觀察著吊瓜長勢。“中華民族一家親!”柏超說,他到汶川“安家”已經兩年了,愿意傾盡全力助力汶川產業(yè)振興。
充滿信心,奮進風光更無限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省祝賀團明確要求阿壩必須矢志團結奮斗,譜寫時代新篇,奮力推動阿壩州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fā)展。全州上下正信心百倍,干勁十足。
9月17日,金川縣二嘎里鄉(xiāng)二嘎里村50畝高原雪菊迎來豐收,二嘎里村駐村第一書記杜曉剛帶領村民采摘、清洗、晾曬雪菊。“預計今年雪菊總產值能達到90萬元,有效推動村集體經濟發(fā)展,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杜曉剛信心滿滿。
如何寫好鄉(xiāng)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讓農業(yè)‘興’起來,讓農民‘富’起來,讓鄉(xiāng)村‘美’起來。”阿壩州鄉(xiāng)村振興局局長彭開劍說,當前阿壩正積極探索生態(tài)美麗、和諧幸福、富裕小康“三家園”建設的鄉(xiāng)村振興路徑。
9月17日,阿壩州西路邊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蔣維明回到自己的“茶祥子”制茶坊里烤茶,他的身后,是一個新建成的、融合了漢羌藏三個民族特色的茶倉。他說:“要精益求精,做成名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