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縣:“赤松茸”產業助農增收致富
2023-07-13 來源:香巴拉資訊 | 分享: |
近年來,小金縣積極探索農民增收新路徑,采取“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引導鼓勵農民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資源優勢,推廣和發展精品特色農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
眼下正值夏日農忙時節,廣袤的小金大地上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連日來,位于撫邊鄉糧臺村的“赤松茸”種植基地,赤松茸正迎來集中采摘期。走進種植大棚內,只見一排排赤松茸菌菇破土而出,露出一個個圓溜溜的小腦袋,潔白的菌柄上頂著圓潤肥厚的傘蓋,村民們正忙著采摘、裝筐。
赤松茸,俗稱大球蓋菇、益腎菇、粗腿蘑,色澤艷麗,肉質細嫩,富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及維生素,有“素中之葷”“菌中之王”之稱。2020年,鑫潤股份有限公司從外地引進赤松茸種植,通過采取“初級加工+分級包裝+冷鏈物流+訂單銷售”方式,為產業結構調整、延伸撫邊鄉特色產業鏈條打下基礎,也彌補了小金縣無“赤松茸”的空白。
鑫潤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尤顯亮告訴記者,撫邊鄉引進赤松茸已經三年,現在撫邊鄉各村的集體經濟都以赤松茸種植為主,老百姓不僅拿到集體分紅,還在自己家種植。通過訂單銷售模式來銷售松茸,老百姓的赤松茸也不愁銷路,目前主要發往北、上、廣,價格也不錯。
根據小金縣委縣政府提出的“5+N”產業發展體系,撫邊鄉相繼制定了“2+N”產業發展體系,其中赤松茸已經成為該鄉農業的主導產業之一,小小的赤松茸,為本地村民撐起了一把“增收傘”。目前,小金縣撫邊鄉種植的赤松茸面積已達130余畝,實現勞務及集體經濟年收入160萬元,通過實施“頭雁工程”引導返鄉農民工種植赤松茸,帶動200余戶群眾增收致富。
小金縣撫邊鄉鄉長張明強告訴記者:“我們開展了百人工程培訓,培育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同時我們也按照頭雁工程培育更多經營主體,為我們下一步訂單盈利,打開堅實的基礎,下一步工作過程中,我們想把赤松茸產業培育生成三品一標,然后編制產品的種植技術規程,完善產業發展體系,最終實現產業有品牌,農業有效益,群眾有增收。”
赤松茸種植只是小金縣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的一個縮影。鄉村要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近年來,小金縣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建強基層組織,大力發展各鄉村經濟,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因地制宜引導群眾大力發展特色種養產業,拓寬增收渠道,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如今小金蘋果、高原玫瑰、生菜基地、釀酒葡萄、高原牦牛等特色種養殖業已成為全縣助力鄉村振興、實現農民增收的新引擎。
央尕周靜 張瑩 王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