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輝煌七十年 感恩奮進新阿壩】黑水:推動綠色共發展 繪就生態新圖景
2023-07-13 來源:香巴拉資訊 | 分享: |
記者:央尕
山野郁郁蔥蔥、街道干凈整潔、行人阿悠閑自得,7月的黑水呈現出一幅景美、民樂的美麗生態新畫卷……作為第二批省級生態縣,70年來,黑水縣持續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完成了從黃土裸露到綠水青山的蝶變。
“黑水現在的變化可大嘍,以前,我們腳下的路都是泥巴路,山上的樹木也沒現在這么多,河水里經常有垃圾,不像現在,都是山青水綠的?!?0歲的滿木措感嘆道。從1981年起,每年這里都會開展義務植樹節活動,在活動現場,大家干勁十足地,揮鍬鏟土、扶苗填土、踩實澆水,通過協力合作,一點一滴為美麗黑水鎮增添新綠。近半個世紀過去了,當年曾經荒蕪凋敝的山坡,搖身變成林海浩瀚、萬木蔥蘢的森林,這正是黑水縣多年來毫不動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縱深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取得的顯著實績。
“強化污水治理、保持土壤環境,不斷強化問題導向抓整改、強化主體責任抓整改、強化跟蹤監督抓整改,如今黑水縣已經成為生態宜居的城市,老百姓有著較強的幸福感。”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易貴榮說道。在過去,黑水縣通過排查各類入河排污口,深入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不斷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覆蓋率,定期開展土壤重金屬污染調查,科學布局生活垃圾處理,危險廢物處置,廢舊資源再生利用等設施和場所,不斷完善餐飲服務單位油煙凈化設施建設,嚴格落實建筑工地揚塵控制,加大垃圾禁燒教育引導力度。
到現在,縣域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100%,無重污染天氣;縣域內色爾古國控斷面水質達到Ⅱ類及以上考核標準,水質達標率100%,土壤污染隱患排查、自行監測,結果表明“雙地”安全利用率100%,無土壤污染事故發生;飲用水水質穩定達到Ⅲ類及以上標準,達標率100%;黑水縣功能區噪聲晝夜聲級≤55分貝,區域聲環境質量等級為二級,城鄉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以前我們都是將牛和羊隨便放養在山上,最后牛和羊是吃飽了,但是山上的草、樹木都被破壞了,現在通過草牧地改良,草場利用和草畜平衡制度的落實,讓我們增收同時,保護了生態環境的質量。”知木林鎮村民王寶西說。全力抓好生態建設與保護,厚植生態底色,加強生態資源保護、生態系統修復,深入實施草原“兩化三害”治理,扎實推進地質災害,中小河流域整治,累計治理沙化土地1.5萬畝,干旱河谷3700畝,水土流失5.5萬畝,生態環境功能逐漸恢復。
生態優勢是黑水最大的優勢,綠色是黑水最亮的顏色,70年來的生態滋養,轉變了老百姓的價值理念,從不講衛生到愛護環境,從亂砍濫伐到尊重自然,樹立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化理念、綠色發展理念,已經滲透進黑水人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