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邂逅高質量發展中的青海
2022-01-24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潘玲 | 分享: |
報告摘登
聚焦聚力“四地”建設,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著眼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力,從強鏈、延鏈、補鏈入手,提高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效率。設立鹽湖產業發展基金,引進一批高技術龍頭企業,推動鹽湖產業集群強筋壯骨。推動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向精細化、高質化、規模化發展。
加快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著眼助力全國能源結構轉型、降碳減排,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堅持源網荷儲一體化,高質量建設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打造多元協同高效儲能體系,積極創建國家儲能先行示范區。加快建設零碳產業園區,集群化發展清潔能源產業。
加快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立健全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標準體系,推出一批生態體驗、生態科普、自然教育、生態體育等精品線路,鼓勵發展冬季旅游、冰雪旅游。提高旅游廁所等基礎服務設施建管水平,加快“吃住行游購娛”旅游要素升級。
加快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以提質、穩量、補鏈、擴輸為路徑,圍繞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保護發展好本土特色優勢種質資源,做優牦牛、藏羊、青稞、油菜、冷水魚、藜麥、枸杞、道地中藏藥材、優質牧草等特色產業,發展精深加工,推進綜合價值開發,加快倉儲保鮮冷鏈設施配套。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走!去邂逅青海,你將在四時不同的美景中,領略她高質量發展所散發的魅力。這里有碧波蕩漾的鹽湖,有轉不停的“大風車”和閃閃發光的光伏板,有吸引無數游人的生態旅游景致,還有引人垂涎的牛羊肉……
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青海要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如何聚焦聚力“四地”建設,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在今年的全省兩會上,代表委員們都在積極為此出謀劃策,暢談他們的想法和感受,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高質量發展種種,讓他們對我省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多憧憬和更加堅定的信心。
讓“鹽灘碧水”發揮更大價值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碧波蕩漾的大柴旦翡翠湖吸引了無數游人。這片大小不等、形態迥異、深淺不一的鹽池,是歷經多年鹽湖開采而形成的采坑。風平浪靜時,宛若鏡面般散布在四處,顏色純美剔透,淡青、翠綠、深綠的湖水使之如同鑲嵌在戈壁上的翠玉。
位于格爾木市的察爾汗鹽湖是世界第二大鹽湖,這里有萬丈鹽橋、千島鹽花,集生態旅游、工業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
吸引游客只是鹽湖價值中的很小部分。透過靜美的鹽湖湖水,我們看到了鹽湖產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和新突破——
六十多年來,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累計生產鉀肥6000多萬噸,從原來單一的鉀肥生產,轉向多資源開發、多產業融合、多輪驅動發展,其中提鋰技術的突破,探索出了一條鹽湖資源與新能源融合發展之路。
原鹵提鋰、鎂基環境修復材料產業化等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高純氧化鎂晶體材料技術填補國內空白,碳酸鎂示范線建成投運,鉀肥、碳酸鋰產業穩步發展,為國家糧食安全、新能源發展作出了貢獻。
青海鹽湖資源得天獨厚,讓“鹽灘碧水”發揮更大價值,是代表委員們共同的心聲。
在省人大代表、格爾木市委書記汪山泉看來,海西州擁有獨一無二的鹽湖資源,在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當中,一方面要穩定鉀肥生產,另一方面要盡快使鎂業的生產穩產達產。同時通過加快烯烴項目的落地,解決鹽湖基地副產的問題。還要拓展產業鏈,使鹽湖產業提檔升級,重點在鋰資源全產業鏈條的落地生產當中,解決鹽湖產業循環不閉環的問題。
打開清潔能源發展新格局
在海西州的瀚海戈壁上,一個個“大風車”不分晝夜地旋轉;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塔拉灘上,綿延數公里的防護林帶和一塊塊閃耀的太陽能光伏電板構成了綠色的“海床”。青海向風、向太陽要“發展”,將無盡的風能和光能轉變成電能,為原本貧瘠的土地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助推了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青海72.2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從百姓生活到產業發展,均享受到了清潔能源帶來的紅利。
數據顯示,青海清潔能源發展實現新提升,在國家首批1億千瓦裝機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中,1090萬千瓦項目落地青海,新開工規模創歷史新高。世界最大規模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群投運,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全國領先,“綠電7月在青海”繼續保持全清潔能源供電世界紀錄。
而“十四五”國家將光伏、風電等定位為主體能源,也為清潔能源發展條件“得天獨厚”的青海注入了強勁動力。
對此,省政協委員、青海師范大學教授王小梅建議:“通過‘光伏+生態產業’發展推進光伏空間資源利用,打造發展新格局。通過建設光伏空間資源有效利用示范區、科技先行解決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積累資本解決發展中的基礎短板、開放合作建立跨區域協同聯動發展的共贏機制等,通過科技手段加快克服與規避生態產業一體化管理的障礙,集中力量解決‘光伏+生態產業’開發中的生態改良問題。”
“游”出人與自然的雙贏
隨著冬奧會的臨近,冰天雪地的青海高原上,冰雪運動熱潮不斷上漲。如今的青海,冰雪旅游持續升溫,冰雪產品不斷豐富,冰雪產業消費不斷提升,冰雪運動蓬勃發展,成為高原冬季一道靚麗的風景。
2021年,青海生態旅游邁出新步伐,推出精品線路200條,7條入選全國“十大黃河旅游帶”精品線路,金銀灘—原子城入選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名單,旅游人次、旅游總收入增長20%以上。
生態旅游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抓手,是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低碳經濟的最佳方式和重要途徑。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著眼生態保護、生態旅游互促共贏,建立健全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標準體系,推出一批生態體驗、生態科普、自然教育、生態體育等精品線路,鼓勵發展冬季旅游、冰雪旅游……”
對此,省政協委員、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馬金剛表示,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是一個新問題,不僅僅是一個產業發展問題,更是一個“資源觀”問題。什么是支撐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資源?以建設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助力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青海目標,關鍵是要轉變發展理念,跳出傳統“資源觀”的慣性思維、突破路徑依賴的傳統旅游發展方式。面對新問題,尋找新方法,探索新模式,獲取新動力,進化新能力,提取新知識,樹立新樣板,以國際視野研究構建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機制。創造青藏高原國際生態旅游平臺,創建國家級旅游景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吸引國內外優秀企業研發設計具有國際吸引力的生態旅游線路和高端生態旅游產品體系,逐步形成生態旅游產品運行系統,提高生態資源旅游化利用效率,提升生態旅游要素發展產業化水平,構建生態旅游發展青海新格局,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游”出人與自然的雙贏。
綠色有機助力“輸出地”建設
春節臨近,在青海三江畜產品交易市場,牛羊肉銷售火熱。前來購買牛羊肉的人絡繹不絕,他們或購買了自己吃,或給內地的親朋好友郵寄。牛羊肉品質好是他們每年堅持給親朋好友郵寄的最重要原因,青海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是他們的底氣。
2021年,青海綠色有機農牧業取得新成效,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和儲備能力再創新高,牦牛藏羊質量安全可追溯規模超過400萬頭(只)……成績振奮人心,未來令人期待。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省政協委員、青海五三六九生態牧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金錦偉最關注的內容是“加快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
金錦偉多年從事牦牛養殖、加工以及牦牛產品品牌建設。在他看來,農牧企業要立足長遠與未來發展,做好基礎工作。充分依靠各州縣牦牛產業基礎,加強省內基地建設,實現企業與牦牛主產區產供銷一體化,拓展省外聯結渠道,保證優質牦牛的原料供應。要依靠青藏高原牦牛產業園,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建設共享工廠,實現延鏈強鏈補鏈。尤其是五三六九作為農牧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將依托青海生態環境和牦牛特色資源,與當地合作社建立產業化聯合體,實現“三品一標”建設,圍繞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實現標準化生產,開發新產品,填補國內牦牛肉“冷艷產品”的空白。
省人大代表、青海三江沃土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朝斌則告訴記者:“青海最大的優勢在生態,如何利用生態優勢發展農牧業,這是我們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國家對青海的發展已指明了方向,青海省也明確了發展目標,在此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下,我們必須搶抓機遇,順勢而上,因地制宜做好農牧業產業布局。以政策做支撐,產業為核心,品牌做引領,品質為靈魂,讓行業龍頭企業發揮領頭羊作用,帶領廣大農牧民走綠色有機高質量發展之路,做好‘青字號’特色產品,加大宣傳力度,讓‘青字號’農畜產品名氣打響全國,暢銷國內外。”
記者感言:高質量發展關乎你我他
“春節前每天都好忙,甚至一天光快遞費都要上千。客戶們對我的風干牦牛肉和藏系羊、枸杞、蕨麻、蟲草等產品都很認可!因為青海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嘛,這是對農畜產品高質量、高品質的強力背書。”青海雪牧源名貴特產負責人晁登全說。
走進位于西寧市城東區湟中路移動營業廳的5G體驗廳,智慧客廳、智慧廚房體驗區讓人眼前一亮。青海移動與鹽湖股份合作打造的省內首個“5G+智能鹽湖”示范項目——“5G+采鹽船自動控制項目”,則使我省在加速5G與工業深度融合發展方面邁上了新臺階。不管是市民生活還是工業應用,大家切實感受著5G發展帶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而當“碳達峰”“碳中和”等熱詞不時地出現在人們的交談里時,人們恍然:原來,高質量發展不單單是高大上的經濟學詞匯,更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出門坐上城市快客,通過西寧市鳳凰山快速路,從湟中路南口附近前往海湖新區,只需要十幾分鐘,三站路即可到達。市民們感嘆:“就跟開私家車一樣方便快捷!”這一輛輛城市快客折射出了西寧城市骨架不斷舒展便捷,高質量的路網交通串起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高質量發展之于農牧業,體現在“綠色”“有機”,它關系到所有人菜籃子、餐盤子的健康,也展現了人們從農田、從牧場、從棚圈所能刨出的價值;高質量發展之于工業,體現在“綠色、低碳、循環”,對于我省鞏固提升優勢產業,大力培育發展新興產業,著力建鏈、補鏈、強鏈、延鏈,提升產品附加值有著重要意義;高質量發展之于老百姓,則意味著更普惠的民生,更綠色、更高品質的生活。
高質量發展體現在各個維度、各個方面。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青海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必須抓緊抓好的工作。它關乎城市提質,關乎社會進步,關乎每個人,需要大家共同參與。
我們是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者,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受益者,因此,要調動起每個人的積極性,不斷凝聚發展動力,讓發展更有溫度,讓每個人成為高質量發展最深厚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