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開幕式上的航天力量 張藝謀評價“超出預期與想象”
2022-02-08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 分享: |
王海露 高詩淇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我負責精彩,航天負責成功。”“技術裝置運行一氣呵成,平穩流暢,超出了導演團隊的預期與想象。”這是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對承擔開幕式的航天科技團隊的評價。
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是一場視覺盛宴,其精彩紛呈是匠人匠心的匯聚。幾百個日日夜夜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冬奧專項工程團隊精心設計,將一個個高難度創意、一張張平面圖紙,一個個高尖技術轉化到舞臺。
“導演負責精彩,我們負責安全、可靠,為藝術家提供堅實的基礎,為藝術創作提供了技術保障。”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李明華說。
舞臺呈奇幻空靈之美
開幕式上,鳥巢中央巨大的舞臺和巨幅地屏令人震撼。其中,舞臺系統和地屏分別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15所和12所負責建設。
據該院冬奧專項工程團隊負責人介紹,主舞臺臺面全是LED屏幕,巨大的屏幕面積達1萬平方米,是目前建成的世界最大LED顯示屏,包含超過4萬塊LED模塊,不僅能完美地呈現各種特效,還可結合虛擬現實技術來使用,顛覆了傳統的演出舞臺空間結構。
此外,舞臺臺面還可變換成多面凸屏,延伸畫面,增添空間感,呈現出數字化高端演藝視覺效果。
馮妙然 設計/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供圖
該負責人表示,舞臺工程系統設備完全置于平靜的“冰面”下——數十套電機與剛性鏈條、鋼絲繩及滑輪組件的相互配合;舞臺機械控制系統的設計,加入了航天系統產品研發中采用的數字化仿真軟硬件設備,開展控制算法的優化設計,并全面進行半實物仿真測試試驗,把冬奧項目與航天人熟悉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了創造性結合,從而在設計階段識別并規避重大風險,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指揮通信井然有序
即便受天氣和疫情影響,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演職人員大幅壓縮,但仍舊有3000余人。
火箭院團隊負責人表示,數千崗位協作,指揮通信系統作為開幕式“智慧”中樞,實現了流程指揮調度和互聯互通的信息服務,并保障了鳥巢、張家口、延慶等地關鍵設備的視頻監視,讓現場指控更加高效、智能。
馮妙然 設計/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供圖
大型演出中,無雜質、無干擾的對講通信環境,是保障演出成功的重要因素。火箭院團隊負責人表示,團隊綜合運用現代化通信技術、網絡技術、電力保障技術,為開幕式現場各崗位溝通搭建了一條安全穩定、高效可靠的聯絡信息“橋梁”。
好的演出和儀式,還離不開一個讓全局指揮決策“一盤棋”、高效上傳下達的指揮中心。火箭院為冬奧運行指揮部門,集成搭建了一個集中的信息、協調、報告和決策中心,承擔起儀式期間各項指揮、控制與協調任務,中心能隨時“感知”各個崗位的動態情況,配合指揮通信系統,進行指令的下達。
航天質量把控萬無一失
矗立在舞臺一側的冰瀑,與舞臺上空穿梭的威亞系統,完成了開幕式中演出效果的展示。火箭院團隊負責人表示,點亮全場的火炬,以及VR、視頻渲染機房等一系列工程項目,都是航天質量控制技術及航天系統工程管理辦法的體現。
馮妙然 設計/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供圖
李明華表示,相對一般火箭飛行試驗前需要進行近百項地面試驗,冬奧會舞臺系統則進行了近千項地面測試。通過各種分系統與綜合性試驗,排除一切不可靠因素,做到現場表演“零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