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成績、展形象,二十大精神在支部”一線巡禮】和美鄉村寺爾溝建設在路上
2023-05-16 來源:央廣網 | 分享: |
央廣網西寧5月4日消息(記者汪曉青)走進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東川鎮寺爾溝村,整潔美觀的鄉村巷道,鮮艷的墻畫,延伸的河道,寬闊的村廣場,整個鄉村沉浸在春日的靜謐中。走進寺爾溝村黨群學教中心,一張張幸福笑臉映入眼簾……這一切都訴說著寺爾溝村和美的新面貌。
春雪中的寺爾溝村(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寺爾溝村的幸福笑臉(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近年來,寺爾溝村加強村級宣傳陣地、活動陣地建設,不斷激發“有溫度、聚人氣”的磁場效應。結合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規范黨內組織生活,在省州縣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建成青海省農牧區公益電影固定放映室,打造了集黨建活動、為民服務、教育培訓、協商議事、理論宣傳為一體的黨群學教陣地,牢固樹立紅色旗幟。截至目前,黨群學教中心已接待各級、各類黨政領導干部、群眾760余人次。
寺爾溝村黨群學教中心(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寺爾溝村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動全村實現“生態宜居”,有效提高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會戰攻堅行動”為突破口,建立保潔隊伍,健全工作機制,配備垃圾清運車,嚴格執行村民門前“三包”、十戶聯治、專區專管制度,黨員群眾帶頭干、搶著干,營造出“環境大整治、黨員干在前”的濃厚氛圍。同時,把生態文明建設與全村政治建設、經濟發展、文化建設、社會治理緊密結合起來,提升村莊基礎設施、河道治理,落實公路養護工程,不斷滿足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栽植李子、海棠、丁香、云杉等樹木5360余株,依托省文聯師資力量,組織一批美術家在寺爾溝村開展“鄉村美化”活動,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示范試點村的“顏值”。
寺爾溝村的墻畫(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石所在,寺爾溝村結合村情實際,成立村企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并從推動產業、改善鄉村環境角度出發,投入450萬元擴建村企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廣大群眾走出了一條“黨建+村集體+合作社”的新路子,進一步實現了從傳統養殖業向現代規模化養殖發展的“華麗轉變”。充分運用黨員先鋒驛站、黨員先鋒崗等載體,組織牽頭,動員廣大村“兩委”干部、黨員群眾參與產業發展,引領帶動110余戶村民進行牛羊、生豬養殖,積極轉變發展思路,在做大做強產業鏈上尋求突破,實現村集體和群眾“雙增收”。
寺爾溝村(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數字鄉村”也是寺爾溝村發展的一大亮點。為加快數字鄉村建設,寺爾溝村積極推廣“千里眼”平安鄉村建設,安裝30個高清攝像頭和一個智能監控大屏,通過5G數字鄉村平臺,著力解決村委管理和村民看家兩個難題,點亮了數字鄉村生活,實現平安鄉村“云守護”。
據東川鎮黨委書記王延生介紹,寺爾溝村黨支部樹牢“實干”導向,發揚“趕考”精神,將黨員教育管理、集體經濟發展、群眾增收致富等工作作為基層黨建的切入點,在為民服務中體現了黨的先進性,切實增強了黨組織戰斗力,基本制度更加完善,基礎保障更加有力,示范帶動更加突出,不斷推動寺爾溝村黨建工作向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