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州:非遺技藝點亮產業創新與就業新路徑
2025-06-20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何嘉旻 | 分享: |
連日來,在“阿壩典范·開局突破”四季主題采訪活動(第一期)中,媒體采訪團深入壤塘縣格瑪熱民族工藝文化中心和阿壩縣無形妙有民宿,探尋非遺技藝如何助力產業創新與就業發展,解碼文化資源向經濟動能轉化的新模式。


格瑪熱民族工藝文化中心:非遺技藝引領產業創新與就業風潮

壤塘縣格瑪熱民族工藝文化中心設立多個非遺技藝傳習所,并配套建設文化展示中心、藏陶體驗館等功能區。目前,中心分部擁有 30 名在職藏陶傳承人和 30 名學員,學員可享受為期四年的免費學習和生活補助。

“2024 年,中心總產值超過兩百萬元,生產的工藝品涵蓋藏陶、唐卡等品類,不僅滿足本地市場需求,還通過展銷平臺拓展至全國。”格瑪熱民族工藝文化中心負責人澤郎斯加表示,中心現有工作人員80多人,為當地提供了穩定就業崗位。

接下來,格瑪熱民族工藝文化中心計劃升級為集非遺產品展銷、技能培訓、文化體驗于一體的綜合平臺,進一步推動非遺技藝與現代產業的深度融合,帶動更多人參與文化傳承和就業創業。


無形妙有民宿:非遺技藝教學與就業發展深度融合

阿壩縣無形妙有民宿采用“非遺技藝教學+現代藏式民宿”模式,將文化傳承與就業培訓有機結合。

民宿建筑融合阿壩夯土民居與州級文物保護建筑麥桑官寨風格,內部采用全木制設計,并融入嘎托元素和藏式吉祥八寶圖裝飾,打造兼具實用性與文化體驗感的住宿空間。這里不僅是游客休憩場所,更是非遺技藝學習基地。


“我們為村民提供黑陶、藏香、唐卡、壇城等非遺技藝的免費培訓,學成后優先安排就業崗位。”無形妙有民宿創始人更德表示,目前已帶動 30 多位村民就業,部分學員還能通過線上平臺銷售手工藝品,實現自主創收。

學徒易興措表示:“學習黑陶制作讓我掌握了一門手藝,未來我希望繼續深耕這門技藝,并帶動更多鄉親參與其中。”

格瑪熱民族工藝文化中心與無形妙有民宿的發展模式,進一步探索出一條以文化賦能產業創新、以技能提升促進就業的新路徑,為區域經濟注入可持續發展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