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綠色算力”錨定“東數西算”國家戰略布局
2025-06-12 來源:青海日報 | 分享: |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青海以清潔能源為主線,緊抓算力這個數字經濟的“血液”、科技主權的“籌碼”、產業升級的“杠桿”、綠色轉型的“支點”,勇于撬動國家“雙碳”戰略、“東數西算”工程重大發展新機遇,點亮綠色算電協同新賽道,蹚出一條符合本地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海西中控熱熔巖發電。張鵬 攝
6月6日,在青海省會西寧,藏族姑娘萬瑪措面對電腦屏幕,正熟練地框選無人機拍攝的青海湖畫面,她的工作認真且細致,經她標注后的數據將作為人工智能算法、模型運算的關鍵信息。
在這片雪域高原,與以往藏族群眾喜歡編織藏毯不同,今天,在由94%清潔能源驅動的數據標注產業園里,近千名高原“數字繡娘”正在用鼠標精心“編織”青海算電協同產業發展的新圖景。
2021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臨青海考察,作出“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使青海成為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的重要指示,提出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重大要求。
今天,隨著科技發展的突飛猛進,一場算力革命在青海大地風生水起——構建“清潔能源+綠色算力”協同發展模式,推動“綠電”向算力高效轉化,舉全省之力打造立足西部、服務全國的綠色算力產業基地。
10年砥礪奮進,青海鎖定綠色發展主基調,實現了電力總裝機突破7100萬千瓦,清潔能源、新能源裝機占比分別達到94%、71%,在全國率先實現新能源裝機和發電量占比“雙主體”,形成了“水電+光伏+風電+儲能”的能源矩陣。青海已然成為國家“雙碳”戰略的超級“蓄電池”。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青海以清潔能源為主線,緊抓算力這個數字經濟的“血液”、科技主權的“籌碼”、產業升級的“杠桿”、綠色轉型的“支點”,勇于撬動國家“雙碳”戰略、“東數西算”工程重大發展新機遇,蹚出了一條符合本地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這一切,改變著青海產業發展的軌跡,也在改變著青海人命運的軌跡……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的萬瑪措,入職青海藍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就是標注青海的山山水水。“我打小就跟著家人在草場上放牧,在高原遼闊的牧野上肆意奔跑,現在又在教AI識別高山、湖泊、牦牛、雪豹……通過算力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認識青海。”這位大學剛畢業的姑娘笑著說道。
今年剛參加工作的藏族小伙桑太本,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人,他眼里的塔拉灘,正發生著一場巨大的變革——荒漠變藍海,光能變電能。“以前每次去塔拉灘玩,望著眼前如千帆競發般一望無際的光伏面板,就禁不住暗下決心,一定要投身清潔能源事業,為家鄉的綠色發展做點貢獻。沒成想夢想成真,今天我從事的數據標注產業,正是由塔拉灘產出的清潔能源驅動的。”桑太本動情地說。
2024年11月18日,在相關政策與產業資金優先保障的基礎上,青海藍算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獲批招生,設置“人工智能訓練師”專業,由此成為“青海省首個綠色算力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共同體”聯盟單位。
喚老鄉、回家鄉、建故鄉。是算電協同讓青海的年輕人參與到這一世界最前沿科技,是算電協同讓這個深處內陸的高原省份與世界算力相連,是算電協同讓高原的清潔能源為祖國數字發展助力。
習近平總書記關注著青海清潔能源產業。2016年來青考察時,專程走進國家電投黃河公司西寧分公司,聽取介紹,對青海清潔能源發展作出重要指示。
就在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向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視頻致賀中指出,我們應當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大勢,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安全作為底線要求、把普惠作為價值追求,加快推動網絡空間創新發展、安全發展、普惠發展,攜手邁進更加美好的“數字未來”。
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清潔能源發展、數字產業發展的殷殷囑托聲猶在耳。
在清潔能源滋養下,一個個現代綠色工廠應運而生,高原算力發展風頭正勁。青海藍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剛介紹:“得益于青海綠電占比超94%的優勢,算電協同產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吸引大批企業入駐青海,目前園區日均處理標注數據量超50TB。”
從牧羊女變身AI標注師,從能源產業“追光者”變為AI訓練師。青海產業發展的變化,就業趨勢的跨越,看似出人意料,實則有意布局,水到渠成。
青海省數據局相關負責人算過青海產業發展轉型賬,正是依托青海清潔能源優勢,在全國率先發布《綠色算力基礎設施等級評定規范》等5項綠色算力地方標準,建成全國首個100%清潔能源可溯源綠色大數據中心,建成全國第一個共享儲能市場化交易平臺。測算顯示,在青海布局建設算力中心,PUE在1.2以下,與國內其他地區相比投資成本降低20%,運營成本降低30%,投資回報周期縮短2年。
一頭是青海數字算力、AI智能的全速運算;一頭是距西寧百公里以外風機、光伏面板與水輪機的全速運轉,二者遙相呼應,攜手同行。李剛介紹,我們已承接十幾家公司的數據標注業務,清潔能源讓每項標注任務都在為碳足跡減少做貢獻。
數據標注產業在青海的迅速集聚,正在引發鏈條式連鎖反應。西寧市委常委、副市長南海晏告訴記者,當前,西寧市正在聚焦算力標注產業鏈關鍵環節加速招商,以期形成“標注-訓練-應用”閉環。
在青海,一場更深層次的變革,正在能源領域醞釀沉淀、蓄勢待發。
6月6日,在青海省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正通過算力,檢測西寧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入駐企業用電情況,并提供一站式用能解決方案,幫助企業低碳運行。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所屬的青海綠能數據有限公司,“雙碳”業務管理專責牛雪瑩說:“針對不同類別企業特點,我們借力算力,構建了能耗設備效率、清潔能源消納量等36項指標評價模型,實現對全省多維度能耗的精準畫像。”
今天,青海實現用一條無形的“算力絲路”,全方位重塑高原經濟,青海清潔能源快車道上駛來的是——以算力為鏈,鏈接的算力產業矩陣。
誠然,青海的綠色覺醒與對未來經濟的構想正在照進現實,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五五”,青海將持續規劃算電協同產業發展,未來,越來越多土生土長的青海人,將入職綠色算力企業,徹底顛覆“青海人外出淘金”的傳統敘事方式。
夜幕降臨,藍算標注工坊內的燈光與星光一道亮起。萬瑪措完成了當天的最后一張標注。窗外,湟水奔流不息,這條茶馬古道上川流不息的大河,如今倒映著數字時代的綠色星光。
青海,曾被定義為“在那遙遠的地方”,如今,正以算電協同為圓點,圈定“綠算中國”的天選之地。
綠算鼎力 江河泛金
當一個個大數據中心拔地而起,牧羊女變身AI標注員,以算力為關鍵生產力的數字經濟,正以驚人的速度開拓著青海的“數字版圖”。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肩負著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重任,保護好青海生態,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的大事。“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是對青海發展定位的深邃考量,也是對青海發展所需的高遠謀略。銘記殷殷囑托,立足資源能源稟賦,因地制宜培育以綠色算力為引領的新質生產力,是青海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大要求、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實踐,是順應數字化發展大趨勢的必然選擇。將清潔能源和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緊密結合,加速轉型為高原綠算新力量,以“含綠量”提升高質量發展“含金量”,體現著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的使命擔當,為青海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與阿里、百度、京東等頭部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成全國首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啟動全球首個“自發自儲自用自保”綠色微電網萬卡算力中心示范項目……從“謀”到“定”,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有”到“優”,從“優”到“強”,從“淺”到“深”,“六個轉變”讓青海綠色算力產業全面起勢,成果豐碩。
從“地理邊緣”邁向“綠算熱點”,經過“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長期積累,先進制造業、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為青海揚帆“數字東風”做足了準備,產業“四地”建設開辟的發展新境界激活發展新潛能,讓青海在數字時代的浪潮中牢牢把握住了化蛹成蝶的契機,“高冷”青海由此迎來“高光”時刻。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聆聽新時代發展強音,譜寫新篇。青海綠算發展按下“加速鍵”,正在推進綠算從“規模擴張”向“量質并重”升級,既解決人才與創新力不足、同質化競爭與合作的問題,也加大政策供給和體制機制創新,拓展產業鏈條、挖掘數據價值、加速數智產融合,以新產業和新業態的蓬勃生機持續增強發展動能,推動青海在數字領域新賽道上奮力奔跑,在三江源頭寫下最動人的時代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