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家藏文典籍博物館開館
2025-05-18 來源: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館 作者:何嘉旻 | 分享: |
5 月 18 日,正值第49個世界博物館日,經過近兩年的籌備建設,全國首家少數民族典籍類博物館 —— 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館,正式開館。
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館經四川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由四川省文物局主管,是一家集藏文典籍搜集、整理、搶救、保護、研究、利用、教育于一體的非國有省級博物館。該館坐落于成都市溫江區南江路,使用面積約 4000 平方米。建筑巧妙融合現代與傳統元素,民族文化特色鮮明,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
館內珍藏的萬余件古籍珍品令人矚目。經四川省文物局國家文物鑒定站專家庫專家組評估鑒定,初步確定其中有一級文物 1 套(16 卷)、二級文物 48 卷、三級文物 147 卷、一般文物 90 卷。這些藏品內容廣泛,涵蓋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其中,敦煌藏文文獻、宮廷木刻版、麗江?理塘版《大般若經》、永樂版《甘珠爾》護經板、金銀汁寫本等珍貴古籍文物,更是集中彰顯了少數民族典籍文化的典雅韻味與獨特魅力。
為使觀眾深入領略藏文典籍的發展脈絡,博物館精心打造了十三個展示單元。館內配備先進的燈光、展柜以及溫濕度控制系統等古籍預防性保護設備,為珍貴典籍營造了適宜的保存環境。同時,多媒體展示設備的運用,增強了展覽的趣味性與互動性,讓古老的藏文典籍 “活” 起來,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使觀眾仿佛穿越時空,與千年之前的智慧展開對話。
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館館長旦正加表示:“博物館將肩負起社會責任,以傳承文明火種為使命,專注于深入挖掘古籍的時代價值,積極推動古籍的轉化利用,通過陳列展示、社會教育、培訓交流合作等多種形式,努力‘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為社會公眾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與優質的學術研究環境,增強各民族對優秀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作為全國首家少數民族典籍類博物館,它不僅填補了四川在這一領域的空白,更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與紐帶。通過展示與傳播藏文典籍文化,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相互理解,進一步強化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歡迎公眾來到四川省蓉府藏文典籍博物館,沉浸式體驗藏族歷史與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