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療“天團”高原攻堅 破解看病難題
2025-05-16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彭晶 歐珠旺姆 | 分享: |
阿壩州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也是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區域。本次“同心·共鑄中國心”活動以健康幫扶為橋梁,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精神主線相結合,通過“中國健康好鄉村”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等實踐抓手,推動各民族共同邁向中國式現代化。
此行醫務志愿者中涵蓋了20余家首都三甲醫療機構的團隊代表,他們將以“全專科覆蓋、全周期守護”為理念,以“規劃共繪、資源共享、人才共育”為路徑,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從“單點輸入”向“系統賦能”升級,打破單一學科幫扶局限,針對高原地區醫療短板展開“靶向治療”,以“義診巡診+專科攻堅+手術救助+長效幫扶”模式,為高原地區各族群眾的健康福祉、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社會穩定等注入動力,構建起橫跨北京與阿壩、甘南的立體化醫療協作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在學科建設方面,作為多年對受援地幫扶的經驗總結,基金會聯合首都醫療單位立足受援地醫療體系現狀,針對高寒環境下高發的心肺、骨關節、兒科等慢病和疑難病癥,通過“強弱項、補空白、育特色”三重策略,助力當地構建符合高原特點的專科診療體系——既引入現代醫學前沿技術提升危重癥救治能力,又深度挖掘傳統藏羌醫藥在慢病調理、高原病預防中的獨特價值,形成了“中西合璧、防治結合”的區域醫療特色。在人才培養方面,活動創新了“導師制+沉浸式”的幫扶模式,利用遠程會診平臺實時傳導北京經驗,通過“一對一”帶教為當地培育“帶不走”的醫療骨干。
這種組團式幫扶的核心,在于突破了傳統義診的單次服務局限,將短期診療與長期幫扶機制建設相結合:從疾病篩查、手術救助的“治標”,到學科規劃、人才儲備的“治本”,再到公共衛生體系完善、健康文化培育的“固本”,形成了環環相扣的健康賦能鏈條,利用醫療協作為紐帶,推動優質資源均衡配置,更像是一場跨越地理阻礙,鑄牢民族地區健康根基的同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