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風采·全國勞動模范 | 吳林:云杉知道他的期盼
2025-04-12 來源:中工網 | 分享: |
4月8日清晨,海拔3000余米的甘孜州白玉林區寒風凜冽,甘孜州白玉林業局麻絨林場場長吳林彎著腰蹲在育苗棚里, 雙手熟練地翻動著腐殖土。4月的陽光尚未驅散寒意,他的指節上布滿老繭,卻輕柔得像在整理珍寶。
“土要篩得細,云杉苗才扎得穩?!彼贿吺痉叮贿厡ι砼缘哪贻p人念叨。
吳林在查看云杉苗種植情況 受訪者供圖
1998年,隨著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當了10年伐木工的吳林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他將伐木斧擦得锃亮,鎖進了工具房。曾經的“砍樹人”轉身成為“種樹人”,這一干就是二十余載。
每年三四月育苗、四五月栽種,盛夏防火,寒冬巡護,高原的四季在他手中化作一道道護林“工序”。
“以前砍一棵樹只要幾分鐘,現在種活一棵樹苗得花幾年心血?!眳橇终f。
2015年,吳林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榮譽背后是沉甸甸的責任。隨著年齡增長,高原上的育苗、造林、巡護工作讓他漸感吃力,但他依然堅持親力親為。
“我要帶頭做好樣子,讓年輕人看到勞模精神不是掛在墻上的獎狀?!痹诹謭龆盖偷纳铰飞?,他總走在隊伍最前面,手把手教新人辨認土層、判斷樹苗長勢。
2023年開始,白玉林業局陸續迎來20余名年輕人。面對這群“林場新生代”,吳林既嚴格又欣慰。他常掛在嘴邊的“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成了年輕人的“入職第一課”。在海拔3000多米的育苗基地,他示范如何把控栽植深度、調整土壤濕度,毫無保留地傳授經驗。而年輕人帶來的新技術更讓他眼前一亮:“他們用智能設備監測濕度,改良滴灌方法,育苗效率比我們當年高多了!”
眼下,吳林正忙著參與林區智能大棚的改造工作。這個能自動控溫、噴灌的新設施,讓他看到了傳承的更多可能。
“以后電腦管溫度濕度,我就能騰出精力多帶徒弟上山實操。”他摩挲著設計圖紙,眼里閃著期待。
更讓他高興的是,2025年全國勞模擬表彰名單公布后,他看到了好幾位林業人的名字。“當了勞模,腳下還是得沾泥土。咱林業人的根,永遠扎在這片林子里?!眳橇謭远ǖ乇硎尽?/p>
夕陽為遠處的雪山鍍上金邊,風中傳來云杉苗的沙沙聲。一群“90后”“00后”正蹲在地上記錄數據,他們的身影,正與二十多年前那個放下斧頭、拿起樹苗的年輕人重疊……
(四川工人日報實習記者劉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