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與實踐丨阿壩州紅原縣:監督護航牧區民生 書寫牧民群眾滿意答卷
2024-07-03 來源:廉潔四川 | 分享: |
“卡卓!卡卓!(藏語,意為“感謝”)多虧了你們,現在我們辦事方便多了,牦牛保險、公路還有暖棚,現在都一一落實了,鄉政府辦事效率也快了很多!”近日,面對前來回訪的阿壩州紅原縣紀委監委干部,阿木鄉峨扎村村民格西措豎起了大拇指。
紅原縣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是長江、黃河上游的水源涵養地和重要的生態屏障,是典型的純牧業縣。近年來,紅原縣紀委監委立足牧區實際,緊盯基層干部服務群眾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規范基層干部履職用權、快速回應群眾關切、防范關鍵環節腐敗問題三個方面,厘清權責邊界、解決治理困境,推動牧區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走深走實。
阿壩州紅原縣紀委監委干部在刷經寺鎮走訪牧民群眾了解基層黨組織運行情況。(陳卓 攝)
靶向治理,規范牧區基層權力運行
不久前,紅原縣紀委監委在監督中發現查爾瑪鄉村集體經濟管理混亂的問題。隨著調查的深入,該鄉兩任黨委書記在集體經濟項目建設中違規決策、弄虛作假的線索浮出水面。
在深挖問題線索的同時,縣紀委監委對查爾瑪鄉基層干部權力運行情況進行全面“體檢”,發現該鄉黨組織還存在作用發揮不充分、議事決策不規范等方面突出問題。在縣紀委監委“蹲點”督促下,上述問題一一整改到位。隨后,該鄉先后兩任黨委書記以及其他7名鄉村兩級干部被立案審查調查。
為破解牧區基層干部權力運行不規范、工作作風不實,服務群眾“慢半拍”等現實問題,紅原縣紀委監委聚焦基層干部履職用權情況,化“面上監督”為“精準監督”,緊盯基層黨委、政府的“關鍵少數”和關鍵崗位、重點人員,對癥糾病、補齊短板,將權力運行的“無形之手”置于有形、有效的監督之下。
具體工作中,紅原縣紀委監委通過與組織、民政、林草等16個重點部門進行“對賬”,梳理出鄉鎮黨委政府法定事權116條,并從自由裁量度高、權力空間大、容易滋生腐敗的事項中梳理出46條內容作為監督重點,采取查閱資料、走訪群眾、個別談話、查看現場等方式,對鄉鎮黨委、政府權力運行情況進行精準“畫像”。
此外,紅原縣紀委監委注重運用片區協作和“室組地”力量,打破以往派駐機構和鄉鎮紀委監督執紀各自為戰,“面上”做足、“里子”不足的問題,由委領導統籌牽頭,按照混合編組、交叉監督、提級辦理等方式,對基層干部履職用權進行常態化、精準化監督,健全“縣鄉村”三級監督網,用監督傳遞壓力、用壓力推動落實,做到讓鐵規發力、禁令生威。
阿壩州紅原縣紀委監委干部下沉牧區草場收集事關牧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楊路 攝)
下沉一線,用心用情解決急難愁盼
“縣藏醫院已向我退還了多收取的42塊錢,雖然錢不多,但很感謝你們的秉公辦事!”日前,紅原縣龍日鎮患者仁準卓瑪在收到縣藏醫院退還的醫療費用后,為紀檢監察干部嚴格監督執紀執法點贊。前不久,紅原縣紀委監委下沉一線開展接訪活動時,群眾反映縣藏醫院收費不合理等問題。縣紀委監委立即聯合縣衛健、醫保等部門開展核實,不到10天的時間就督促縣藏醫院按醫保部門要求及時調整價格,并退還了177名牧民群眾多繳費用共計1.7萬余元。
今年年初,紅原縣紀委監委緊盯群眾最關心、最想解決的事,由黨風政風監督室牽頭,與信訪室、案管室建立問題線索“必應快答”清單,對群眾反映強烈問題“建檔立卡”,一件事一件事推動解決。
立足牧區群眾語言不通、途遠路差等實際情況,紅原縣紀委監委挑選藏漢雙語干部充實到工作組,組建“馬背”紀檢隊和“大篷車”下訪團,主動下沉到高山牧場、遠牧“一線”,與牧民群眾面對面交流,廣泛收集群眾反映的困難訴求,健全完善困難訴求收集、解決、反饋等機制,搭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督網絡,按照“快流轉、快辦理、快回復”原則,督促相關部門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真真實實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
隨著主動下訪活動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紀檢監察干部身影活躍在草原上,牧民群眾一件件揪心事、煩心事迎刃而解,紀檢監察干部也成為牧民群眾認可的“一家人”。
聚焦關鍵,防范化解廉政風險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一大批惠農惠民項目和政策在牧區草原集中,隨之而來的廉政風險也不斷增加。近年來,紅原縣紀委監委查處項目建設領域違紀違法問題21件21人,移送司法機關7人,僅今年以來就嚴肅查處3件3人。
“鄉村振興項目建設中截留挪用、優親厚友、搞權錢交易的問題是我縣基層干部腐敗問題的主要發生形式之一。”紅原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同志介紹。
織密織緊監督網絡是防范項目建設中的廉政風險,確保民生項目落地落實的關鍵所在。紅原縣紀委監委積極探索項目建設全過程監督,梳理基層重點項目,靈活運用“室組地+部門”的監督機制,聚焦項目招投標、資金管理、項目驗收等8個重點環節,采取警示談話、訪談掌握、現場核驗、查閱資料等方式,將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的“探照燈”照透項目建設全過程、各方面,堅決鏟除“微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推動民生項目的建設真正讓群眾看到變化、見到成效、得到實惠。
“去年通過縣鄉聯動方式對我鎮集鎮建設項目開展了監督,不僅防范了風險、確保了質量,還推動節約了1000余萬元的資金,群眾也普遍感受到項目建設帶來了真真切切的便利。”紅原縣刷經寺鎮紀委書記劉富春說道。
今年以來,紅原縣紀委監委收集群眾反映的訴求8類153件,督促相關部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26件,對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立案34件34人,推動鄉、村兩級干部整改突出問題80余個,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提示30余次,完善權力運行管理機制18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