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郎:以游牧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2024-01-01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高瑞茹 張家文 | 分享: |
全力縮小基礎設施“硬差距”,不斷提高城鄉基礎設施完備度和公共服務便利度,讓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塔公鎮八郎村不僅成為了游客打卡雅拉雪山的必選地,也讓這里成為甘孜州“文旅融合”發展的樣板。
八郎村人口不到500人,卻擁有40平方公里的自然山地牧場。進村公路沿線牧場開闊、河流平緩、山巒起伏,遼闊的草場上,村寨、牧人、牛群點綴其間,顯得寧靜祥和。
游客感慨:“這里有雪山、牛羊,這邊的民宿(也很有特色),晚上躺在床上可以看到星空,早上睡醒,太陽出來享受日照金山的感覺,很棒。”
游客所住的星空民宿,是八郎村這兩年打造的集體產業。八郎村,距離塔公鎮15公里、離康定機場40公里、離成都6小時車程,是一個游牧部落村寨。村內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從1540年創辦延續至今的瓦聶俄堅桑丹林寺、106戶康巴游牧家庭古老院落以及雅拉雪山最佳全景觀景營地。這幾年,村里依托自身資源優勢,不斷整合鄉村生態資源、文化底蘊、特色產業,發展鄉村振興。
八郎村村長澤讓鄧珍告訴記者:“以前在剛開始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資金、氣候、人才等,通過鄉村振興,慢慢有了逐步的變化,有很多年輕人回鄉就業的也多了,資金也差不多解決了,這邊先天性的自然條件非常好,所以說有很多游客慕名而來。”
村民多吉過去在廣東打工,2020年回到家鄉開始學習做旅游餐飲,經過培訓,2022年3月入職做廚師工作。
村民、廚師多吉說:“我在做火鍋,這個火鍋是我們八郎特色藏式火鍋,也是我們懸崖餐廳的標配。今天的客人比較多。”
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關鍵所在。在八郎搞旅游接待,土生土長的仁清算得上一把好手。多年的旅游從業經驗,讓他回到家鄉后和鄉親們一起開辦起了八郎村經濟合作聯合社,并擔任理事長。
康定市塔公鎮八郎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理事長仁清接受康巴衛視記者采訪時說:“我以前在云南香格里拉從事旅游行業,經驗比較豐富,加上現在鄉村振興政策特別好,再結合八郎的自然資源,我想帶動家鄉的父老鄉親提高經濟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所以才回來的。”
為了更好地打響八郎村的旅游品牌,仁清提議將“八郎生都”作為八郎村的對外呼號。隨著目前村里的高原藝術部落文創中心、雪域大健康產品研發基地、桑丹行星空別墅酒店等系列基礎設施的完備,“八郎生都”這個名字也在驢友圈里面被逐漸數知。
通過網上攻略專門過來的一名游客說:“我是從網上上了解到‘八郎生都’的,來了覺得不虛此行,很美。”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八郎村集體經濟包括門票、民宿、餐飲以及騎馬、手工藝品銷售等,經過平均分配后,預計每家每戶能增收兩萬余元。眼下,為了更好地發展村里的旅游業,村兩委和仁清的團隊也有了新計劃。
康定市塔公鎮八郎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理事長仁清介紹:“接下來把我們所有部門整合一下,主要分為三個大部門,第一是規劃部,第二是建設部,第三是運營部。我們以這三個部門把鄉村振興中的五大振興,從規劃、建設、運營落地到我們八郎生都,并希望能成為一個完美的示范村。”
八郎生都村村長澤讓鄧珍說:“我們要不斷地人才振興、產業振興,環境還要不斷地保護,因為我們要靠這個給大家體驗不同的風景。我們要通過以上這幾方面不斷去努力,讓鄉村振興在我們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充分發揮文旅融合優勢,不斷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培育壯大鄉村文旅產業,以豐富文化供給,優化鄉村旅游,提升旅游品牌為重點,八郎村探索出了符合自身特點的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子。
記者:高瑞茹張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