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一屆漢藏雙語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2023-12-01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高瑞茹 張家文 | 分享: |
12月1日,四川省第一屆漢藏雙語演講比賽在四川成都康巴衛視演播大廳舉辦頒獎典禮,來自四川、西藏、青海、云南、甘肅等地的17名選手最終分獲普通話組、藏語組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
本次比賽由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四川廣播電視臺康巴衛視主辦,四川香巴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比賽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攜手向未來 奮進新征程”為主題,多形式多渠道,積極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鼓勵各民族互相學習語言文字,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以語言為橋梁 助力民族團結進步
四川省第一屆漢藏雙語演講比賽于今年9月中旬啟動,分為普通話組和藏語組同時進行,以藏族選手講普通話、漢族選手講藏語、其他民族選手講普通話或藏語的形式舉行,通過校園選拔和社會征集,來自四川及北京、江蘇、西藏、青海、云南、甘肅等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400余名選手踴躍報名參賽,涵蓋漢族、藏族、彝族、羌族、回族、土族、蒙古族、納西族、傈僳族等10余個民族,年齡跨度從9歲至68歲,涉及教師、學生、公務員、援藏干部、醫生、自由職業者等多種職業身份。在參賽地域、年齡跨度、民族成份和職業范圍等方面具有較廣覆蓋面,為各民族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各個民族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和語言。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不僅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也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四川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副臺長何健在頒獎典禮上表示:四川省第一屆漢藏雙語演講比賽的成功舉辦,是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為根本遵循,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通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優秀中華文化的弘揚和優秀藏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斷強化中華民族的共同性、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將為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在頒獎典禮上,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馬飛表示, 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組織開展以“攜手向未來 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四川省第一屆漢藏雙語演講比賽,旨在以實際行動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具體舉措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會議及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以昂揚斗志奮力開啟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助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
阿壩州選手納么磋在比賽中說:“漢藏雙語演講比賽就像一座橋梁,架起了多民族心連心的橋梁。”
來自四川民族學院的老師益西拉珠曾參加過康巴衛視舉辦的漢藏雙語大會,此次作為帶隊老師帶領同學們參加演講比賽,感觸頗深。她說,10余年來,康巴衛視漢藏雙語大會的舉辦,開闊了學生視野,為孩子們搭建了一個青春舞臺,而第一屆漢藏雙語演講比賽的成功舉辦,將會為四川涉藏州縣的青少年們提供一個新的舞臺,期待未來有更多人能夠通過這個舞臺,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康巴衛視副總編扎西尼瑪表示,比賽只是形式,而不是目的。是希望通過比賽的形式,講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此外,四川文旅宣傳推廣大使丁真、自學扎木念琴的漢族歌手婉婉、江蘇籍理塘干部殷潔、北京珠穆工作室志愿者張雅彬等也通過視頻的方式,講述了各自學好漢藏雙語的心路歷程。
共述中國夢 多民族選手同臺競技
第一屆漢藏雙語演講比賽經過校園選拔賽、社會各界推選的方式,共選拔了17名選手參加決賽。在11月30日的決賽中,各族選手,從自身不同的職業身份、經歷和感受說起,展開了一場場精彩的演講。最終,來自若爾蓋的程秀芳和來自四川民族學院的四朗巴登分獲藏語組、普通話組一等獎。
在比賽中,選手們以飽滿的熱情、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次演講。
來自黃河九曲第一灣的程秀芳,講述了她30多年前嫁入若爾蓋唐克鎮,從漢族姑娘成為藏族媳婦,最后又成長為女企業家,從“游牧生活”迭代為“民宿經濟”,讓“好風景”變成“好錢景”的故事。既展現了個人成長故事,也讓人看到了黃河九曲第一灣旅游發展的前景。
來自青海西寧市的漢族選手充守璽,從大學時代開始學習藏語文,如今在玉樹治多縣工作,通過藏語交流溝通,很快融入了當地。來自甘肅天祝縣的土族選手卓龍,分享了當地民族和諧團結的故事,來自云南德欽縣的納西族選手丁珍此姆,講述了她第一年擔任小學教師后的心路歷程。
“藏語文帶給我許多改變,使我更好地融入高原生活。”從不敢開口說藏語到用藏語演講,來自四川南充的漢族選手羅麗華扎根昌都二十年,在學藏語文的過程中,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敢表達。在頒獎典禮上,她還演唱了西藏昌都民族團結進步月活動主題曲——藏語歌曲《夢開始的地方》。
“普通話啟發了我的過去,影響著我的當下,也將塑造我的未來!”來自四川民族學院的白瑪康珠講述了自己在學習普通話中獲得的成長與快樂。
從涼山州邊遠小山村走出來的青瑪,就讀于四川省藏文學校。脫貧攻堅,讓她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做一名生命與健康的守護者,也成為她最終的夢想。在她看來,開在山村里的格桑花,依舊能綻放精彩。
賽場上,每一段故事的講述、每一次情感的表達,都是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動,共同傳遞著漢藏雙語作為民族交流、文化傳承、共筑中國夢的精神力量,也激勵著四川涉藏州縣干部群眾關注雙語、學習雙語、熱愛雙語。
11月30日,四川廣播電視學會播音主持專委會會長李蓉,四川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四川廣播電視學會播音主持專委會副會長劉磊,第十七屆長江韜奮獎、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金鷹獎最佳主持人獲得者啟米翁姆以及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尼珍、漢藏雙語作家云才讓、康巴衛視優秀節目主持人向巴多吉等評委亮相決賽現場,為選手們進行了點評,助力選手獲得多維度的提升,對于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傳承好中華優秀文化注入了更多能量。
四川省第一屆漢藏雙語演講比賽的舞臺不僅深化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教育,還推動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構筑起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記者:高瑞茹 張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