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阿壩非遺”解鎖傳統文化傳承“破圈”密碼
2023-10-31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高瑞茹 | 分享: |
“唐卡藝術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我們的花腰帶制作工藝講究精細與精致”……近日,在黑水縣開展的非遺文化活態展演周熱鬧非凡,各地游客興趣十足,通過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黑水、愛上黑水。
據了解,就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阿壩州文化和旅游暨全域旅游發展大會上,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授予阿壩州“了不起的阿壩非遺”牌子,這不僅是對阿壩州傳統非遺的肯定,也引導州內積極參與非遺保護傳承,提高非遺保護傳承實效。
以盛會之名
活化傳統非遺魅力
此次文旅大會,黑水縣開展了一系列有主題、有內容的文旅活動。其中,黑水縣依托縣域非遺資源和非遺傳承人,從144項非遺文化中精選多項開展非遺活態展示周,向游客呈現出阿爾麥多聲部民歌、民間紡織手工藝、花腰帶制作工藝、金銀手工藝、藏靴制作工藝、寺廟唐卡壁畫、藏香制作工藝、克額圍棋、圈德迪、阿拉吉吉舞蹈、窮度卜舞蹈、卡斯達溫舞等10余項傳統非遺。同時,開展民間刺繡、花腰帶等手工技藝互動體驗和產品展銷,建立地方非遺展演與達古冰川景區旅游合作機制,推動非遺展演和商演常態化、固定化。
享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之美譽的黑水縣人文氣息濃郁,悠久的歷史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這片熱土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地方文化脈絡。黑水縣擁有最年輕的冰川、亞洲面積最大的彩林,卡斯達溫、阿爾麥多聲部民歌等國家級非遺2項,省級、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42項。
“我們在充分展示黑水人文底蘊魅力的同時,不斷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優秀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保護。”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黑水縣在新時代旅游形勢的“變”中把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變”,激發傳承活力,沉淀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底蘊。
一項項寶貴的非遺,不斷展示著黑水神秘的色彩。在黑水歷史長河之中,非物質文化遺產被一代又一代黑水人守護著,傳承著,這既是黑水歷史發展和走南闖北精神、黑水民兵精神、擁軍尚武精神、勇攀高峰精神繼往開來的文化源泉,更是黑水人民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
以傳承為核
解鎖阿壩非遺之美
阿壩州是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的匯集帶,也是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的腹地。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富集的自然資源,孕育出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多樣的文化生態。阿壩州非遺資源類型多樣、特色濃郁,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0項,省級項目101項,州級項目552項,四級非遺名錄項目總數位列全省首位,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此前,為慶祝阿壩州成立70周年,來自阿壩州13個縣(市)共同組織千人巡游方陣,圍繞阿壩4項國家級、5項省級、4項州級非遺項目開展行進式及定點展演,其中包括《達爾嘎》《羌族薩朗》《安多服飾》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遺展演項目。演員們身著盛裝、載歌載舞,向圍觀民眾呈現了一場非遺盛會。
作為全國羌族的主要聚居區,阿壩州肩負著世界羌族文化保護傳承的偉大使命,通過打造《羌魂》等非遺展演劇目,啟動“非遺+扶貧”“非遺賦能鄉村振興”等項目,開展“藏羌戲曲進校園”等活動,創新方式拓展項目外延。同時,為搶救性保護傳統非遺,阿壩州已成功推出非遺數據平臺,持續實施阿壩州非遺記憶工程,持續開展中華羌族文化文庫、羌族語言文字庫、大禹數字文庫、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等。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阿壩州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思路,扎實推動歷史文化保護和羌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羌年榮獲“最具潛力縣域節慶獎”并入選“全國優秀縣域節慶”名錄,桃坪羌寨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蘿卜寨村被評為中國首批傳統村落。
以非遺之筆
勾勒文旅融合底色
如何借助豐富的非遺資源,下足“繡花功夫”發揮優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助力文旅融合發展,阿壩州已經走出了一條可供借鑒的路徑。
黑水縣將非遺注入鄉村旅游發展中,打造羊茸哈德美麗新村,組建非遺展演隊,編排非遺晚會,向游客展示原汁原味的民族風情;理縣蒲溪鄉憑借獨有的古羌文化和古羌文化體驗區,開發了蒲溪海子、休溪羌寨、休溪坪石板燒烤等獨特的自然風光、民風民俗、飲食文化,吸引了諸多游客進駐蒲溪體驗鄉村生態旅游;松潘縣鼓勵群眾在景區開展藏羌鍋莊、舞龍舞獅、回族花燈舞、羌族多聲部、松潘小調、土琵琶彈唱等具有濃郁地方民族特色的品牌節目表演。
與此同時,阿壩州還提出了打造提升“一縣一節”民族傳統節慶品牌。茂縣羌族瓦爾俄足、若爾蓋度炯節、小金四姑娘山朝山會等均以節慶活動為載體,整體包裝推出阿壩“節日節慶”系列活動,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文化活動品牌。
阿壩州就是通過發展當地民俗活動中的傳統祭祀、民族風情再現、原生態歌舞展演、民族服飾展演、傳統手工藝展示等形式,讓到訪游客體會到別樣的文化,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帶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在文旅融合的發展道路上,進一步促進了優秀民俗文化傳承,打造出一批節慶活動品牌,提升藏羌回漢優秀民族文化影響。
以“非遺+”的優勢資源,唱響“最炫民族風”,激發民族地區文旅新活力。阿壩州不斷打造的全域旅游新高地,正推動民族地區繪就出興村富民新畫卷。
記者:高瑞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