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夏天 我在“藏東江南”類烏齊等你(下)
2022-07-12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郝莉娜 | 分享: |
類烏齊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曾一度是上康區的文化交流中心。
類烏齊唐卡繪畫,歷史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公元十三世紀。
多年的傳承發展中,類烏齊的唐卡融合多種唐卡藝術風格,吸收其他繪畫之長,呈現出新的氣象,引領了當時的繪畫發展道路,形成了齊烏崗巴的唐卡藝術流派。2022年齊烏崗巴唐卡獲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嶺卓舞是頌揚格薩爾王的一種舞蹈。類烏齊的嶺卓舞一直保持著原生態的風貌,獨具地域特色,其舞步緩慢而富有節奏,沉穩雄壯、快慢有度,在鈸、鼓等法號的吹奏聲中,女演員們頭戴五色花環,鮮艷奪目。
男演員們頭戴嶺國將領的頭盔,佩著腰刀,挎著虎皮箭筒,手持弓箭作搭弓射箭的動作,威武雄壯,舞姿優美、歌聲嘹亮,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史詩記載的嶺國部落曾經輝煌的歷史,打造出嶺勇士威武雄渾、征戰四方的舞姿造型,唱腔悠揚、歌詞富含宗教神秘色彩。
類烏齊的索村書法、制墨、造紙技藝歷史悠久,相傳在十三世紀,為了大量書寫經書,寺院組織類烏齊當地群眾造紙、制墨、書寫經書,逐漸形成了專門從事造紙、制墨、書寫的群體,技藝不斷傳承下來,逐漸形成了索村為名的索之書法、索之墨、索之紙的傳統工藝。索之書法具有清麗秀美,令人心曠神怡,見之生喜之感覺。索之墨具有濃郁的香氣,書寫流暢,墨跡濃重富有光澤,書寫后略呈瀝粉立體之感,色澤永久不變,既是日曬雨淋仍不變其色。索之紙堅韌輕便,防蛀蟲,防腐蝕。
在高溫席卷的夏天,和康巴衛視一起走進類烏齊吧!讓我們在20℃的涼爽里,在高山峽谷的流水聲里,在嶺卓舞的歡快節奏里,在當地的古老文化韻味中,品味彩色類烏齊·三江花都城!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