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上游生態環境治理】一支黃河護河隊帶動一群民間“河管員”
2022-04-18 來源:阿壩新聞網 作者:澤英 蒲曉軍 | 分享: |
4月14日,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又迎來一個春日大晴天。
從縣城出發,行60余里地,到達唐克鎮,一條寬闊的水泥路向著草原深處延伸,而在一旁蜿蜒盤旋著的就是黃河大氣綿長的身軀,靜靜滋養著這里的草木。
一大早,幾十位藏族漢子扛著鐵鍬來到黃河河畔,擼起袖子,揮锨、松土、挖坑……為幾天后的植樹做準備。大家配合默契、干勁十足,每道工序都一絲不茍,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這些漢子都是若爾蓋縣“黃河護河隊”的隊員,雖然這支平均年齡26歲的隊伍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但它卻是一支擔負守護母親河職責的英雄隊伍——植樹造林,為黃河兩岸披上綠裝,是他們義不容辭的工作之一。
為保護好母親河,去年5月20日,若爾蓋縣以河(湖)長制為抓手,創新建立河湖治理“1+3+4”模式,整合縣森林草原專業撲火隊力量,組建了這支由50名縣森林草原專業撲火隊成員構成的“黃河護河隊”“防汛抗旱應急救援隊”。
“我們主要負責全縣73條河流、6個湖泊及3個重要濕地的河湖巡護、河岸清理、違法整治等工作。”卓瑪木說。
他是黃河護河隊的黨支部書記。近一米8的個頭兒,被曬得黝黑的臉龐,還有曾在部隊服役鍛煉出的堅毅沉穩,令人站在他身邊時,感覺格外踏實。
卓瑪木告訴記者,作為四川首支黃河護河隊,他們每周開展兩次大規模的巡河(湖),重點對全縣非法捕魚、亂排亂放、安全隱患等問題進行監督、治理,用腳步丈量著責任河段的每一寸土地,切實守護黃河生態環境。
“不僅冬季防滅火,夏季防汛,同時還要長期參與防汛期間應急救援,防汛期間全員24小時待命。”卓瑪木說,這些在別人認為的“苦差事”,卻是黃河護河隊隊員們無怨無悔的選擇。
據隊員澤羅介紹,巡河時,護河隊員們從早上七點開始出發,拿著鐵鍬、鉗子、垃圾袋等工具,沿著責任河段一路巡護、清潔,每名隊員一天至少要徒步20公里,但沒有一個人有怨言。
“隊員們全都是當地牧民出身,能親身參與保護治理母親河,我們很自豪。”澤羅今年剛滿24歲,說話時,英俊的面龐略顯羞澀。
“眼里有河,心里也有河”。環保人骨子里的赤誠與執著,使得黃河護衛隊隊員主動當起了“宣傳員”,每每閑暇時間就會向周圍的牧民群眾宣傳保護黃河的重要性。
令人欣喜的是,黃河護河隊一腔熱忱、不計回報的行為,也感染了越來越多的牧民群眾,他們前所未有地發揮出生態保護主人翁的作用,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呵護黃河,自覺加入到守護黃河“出川清水向東流”的隊伍中。
“一支黃河護河隊,帶動一群民間‘河管員’。”今年四月初,黃河護河隊榮獲第25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稱號。
記者:澤英 蒲曉軍
編輯:林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