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青海這樣做!
2022-03-18 來源:新華網 | 分享: |
記者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了解到,近日,青海省印發《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行動方案任務分工》(以下簡稱《方案分工》)的通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青海省市場監管局、青海省林草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青海省體育局、青海省交通運輸廳等多家單位及青海省各級人民政府聯合,共同打造際生態旅游目的地。
布拉國家森林公園一角(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王艷 攝
《方案分工》要求,科學編制規劃,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將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全省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加強與生態文明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林業草原、基礎設施建設等專項規劃的有機銜接,高質量編制總體規劃,形成層次分明、相互銜接、規范有效的規劃體系。
游客在青海門源回族自治縣的油菜花田中拍照(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為發展生態旅游,豐富產業體系,按照國際生態旅游標準,《方案分工》提出落實國家生態空間管控要求,依據資源稟賦、地理環境和市場潛力,在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濕地公園、人文生態等區域依法依規開展國際生態旅游景區試點建設工作。
青海湖沙島一隅(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方案分工》明確,立足高原特有資源稟賦,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推進生態旅游與文化、林草、農牧業、商貿、體育、醫藥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生態教育、自然體驗、康養度假、文化創意、旅游裝備制造等生態旅游關聯產業,催生品牌賽事、健身休閑、戶外運動、賽事觀摩、體育旅游、挑戰探險、民俗體驗、高原康養、藏醫藥浴等生態旅游新業態、新產品,形成具有廣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生態旅游產業體系。
游客在青海省烏蘭縣茶卡鹽湖“天空壹號”景區游玩(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此外,在提升旅游服務標準方面,建立健全與國際標準相銜接的旅游要素服務體系,加快“吃住行游購娛”旅游要素升級,推動旅游服務國際化、標準化、數字化,提升景區、住宿、餐飲、交通、旅行社、娛樂購物等行業國際服務水準。
青海貴德縣境內的黃河(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據了解,青海省將著眼正確處理發展生態旅游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關系,錨定到2025年,旅游人次與總收入年均增速20%以上的目標,以生態塑造旅游品質、以旅游彰顯生態價值,促進國內國際旅游雙循環,以文化賦能,打造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布局合理、產品體系豐富、服務水平優質、管理運營科學、帶動效益明顯的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