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江蘇續寫新“山海情”:以教育奮進之筆推動東西部協作
2022-0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小英 張添福 | 分享: |
圖為支教教師張高慧在班級中。(資料圖) 李小英 供圖
中新網西寧1月11日電 題:青海、江蘇續寫新“山海情”:以“教育奮進之筆”推動東西部協作
作者 李小英 張添福
冬月歲寒,暖陽微照。走進青海省海東市樂都東林學校,圖書電教樓、電子琴教室、電子化學實驗室……嶄新的建筑既體現時代氣息,又融入黃河上游河湟地區的文化元素。
讀書聲、講課聲、唱歌聲,還有操場上的歡鬧聲,彰顯著這所正式招生不足一年的新學校的青春活力。
自2017年,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與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建立對口協作關系以來,惠山區通過支援與合作并舉,“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等方式,助推樂都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樂都東林學校的建成,猶如東西部協作之間的教育奮進之筆,成為樂都與惠山之間新“山海情”的見證者。
樂都東林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建校總投資11000萬元,資金全部為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援建資金,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東林學校的建成,有效解決了樂都區七里店、中壩鄉安置小區3416戶易地搬遷群眾子女的上學問題,滿足了周邊學生“上好學”的愿望。
2021年9月,薛紅星、周開成、朱聆吉、尤志強、張高慧、胡宇棟6名惠山區支教教師,本著“有志而來,有為而歸”的初心,順利抵達東林學校,開始續寫援青支教真情贊歌。
一碗蔬菜和肉混合而成的菜,再加上一個饅頭……這是惠山區支教老師尤志強第一次來到東林學校吃到的青海特色午餐——熬飯。
當他與孩子們在食堂吃著同樣的午餐,看著孩子們純真而樸實的臉龐,尤志強逐漸意識到自己已經是東林學校的一份子。
“青海這里的數學教材是人教版,與無錫不同,所以我在這里的教學都不能用經驗主義來應付。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認真備課,積極聽課,主動與當地同事交流教法體會,盡全力把所得的寶貴經驗全部融入自己的教學。”看到孩子們提問時對知識渴望的眼神,尤志強堅信,這次支教生涯一定會是他人生中最難忘的寶貴記憶。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結合支教教師學科專業,學校安排6名支教教師承擔了小學語文、數學、科學、美術、體育、道德與法治、初中數學等7門課程的教學,教學層次覆蓋1-8年級,人均周課時量接近15節,極大地緩解了東林學校師資力量緊缺的壓力。
每天30題口算、手把手教學寫字……在教學過程中,來自惠山區的支教老師們認真分析青海學生的學習特點,積極探索適合當地學情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扎實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通過一段時間的創新性教學,學生的口算、書寫、動手等能力快速提升,支教老師也成了學生們最喜愛和親近的良師益友。
“我愿意做高原孩子心中那顆紅星。”薛紅星把自己30年的教學經驗和心得體會融合在示范課中,與青年老師開展同課異構,與支教老師一起送教下鄉,努力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傳遞給西部地區的教師。
但基礎性疾病及高原缺氧,每天都讓他有不適的感覺,但憑借“缺氧不能缺精神”的信念,薛紅星真情投入,真心付出,用自己的理想抱負和一腔熱血,不斷提升東林學校的教學水平。
薛紅星說,只要看到師生們的成長,一切辛苦都煙消云散了,支教生活是充實和幸福的。
東林學校的建成主要是解決扶貧搬遷民眾子女的上學問題,針對孩子們剛從山區搬遷下來、知識基礎不扎實的現狀,周開成與當地老師密切配合,研究有效優質的教學方法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通過實行“小步快走”的教學方式,讓這些山區的孩子盡快掌握數學學習方法、學會數學語言表達、提升數學思維品質,建立起師生溝通的綠色通道,努力營建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新入職教師經驗缺乏、專業性不強……對于新建的東林學校而言這個問題迫在眉睫,急需解決。
惠山教師與校方積極交流和探討,開展“青藍行動”項目,與8名新入職教師簽訂“師徒結對”協議,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常規課教學培訓。
“我相信,這批新教師會成為一支帶不走的優秀教師隊伍。”朱聆吉說。為了持續抓好教師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朱聆吉根據東林學校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教研制度并督促執行,在全校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氛圍。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詩使用的是雙關的手法,跟它相似的還有……”班主任張高慧為隔離返校學生耐心補課。“離家2千多公里,難免會有些不適應,但如果我們現在做的這些能為孩子們帶去一些好的幫助,即使我們辛苦一點,那也是值得的,這也是我們結對幫扶的意義。”張高慧一雙疲憊的眼睛中泛著堅定的光芒。
東林學校中531名學生家庭經濟條件不太樂觀。當看到有的學生為了省7元的午餐費,中午回家只能吃方便面或是冷饅頭,支教老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在胡宇棟的牽線下,堰橋街道胡家渡各企業家自發成立“惠愛”助學基金會,驅車兩千多公里,專程前來東林學校進行愛心捐助,愛心款項達7萬元,解決了50名山區學生一年的午餐費用,并承諾將長期幫扶,直至孩子們九年級畢業。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脈相承。
樂都東林學校的師生們說,惠山支教人“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樸素情懷,橫跨地域的經度,拓寬師愛的維度,在江南水鄉和河湟谷地之間繼續書寫著精彩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