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原縣:邊坡生態修復 為草原增綠添彩
2021-11-19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 | 分享: |
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治理前
治理后
11月的離離草原之上,一派丘陵蜿蜒、水草豐沛的景象如詩如畫。紅原縣作為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功能區,是全省森林草原濕地生態屏障重點縣,也是川西高原生態脆弱區之一。
治理前
治理后
近年來,該縣圍繞“生態優先,扎實提升改善全域生態環境”的工作部署,先后實施2018年度和2020年度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川西高原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項目,先后對國道248(龍日鎮至瓦切鎮)、省道301(瓦切鎮至色地鎮)沿線因工程建設、人為破壞、地質災害等因素形成的80個歷史遺留受損邊坡進行綜合生態植被修復,共投入資金1118.7萬元,實施受損邊坡綜合生態修復治理598畝,不斷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美麗環境的需求。
治理前
治理后
“我們根據邊坡的受損程度、地形特征和土質情況等利地條件,分別采取階梯狀整地+生物措施(高山柳+種草)、階梯狀整地+生物措施(青楊+高山柳+種草)、鍍鋅鐵絲網+噴播種草+高山柳等多種修復模式,并配合撫育管護、安裝網圍欄等形式進行生態植被恢復綜合治理,邊坡修復成效達到了預期?!奔t原縣林草局局長姜劍說。
治理前
治理后
通過一系列生態治理,受損邊坡植被正逐步恢復,植被覆蓋度得到提高,治理后的受損植被蓋度從原來的不足10%提高到7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源涵養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有效的減少和遏制山體坍塌、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的發生,極大改善了縣域內九紅風光路沿線生態環境。
治理前
治理后
望著修復過后的國道248線邊坡治理點,路過的瓦切鎮牧民扎西說,“邊坡治理修復不僅保障了過往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減少了山體滑坡、落石等自然災害,也讓綠色成為草原農牧民群眾為之心安的顏色?!?/p>
風勁潮涌,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策馬揚鞭。紅原將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歷史責任,按照“一州兩區三家園”的戰略目標,以“加快建設川西北阿壩生態示范區”為主要路徑,以推動“長江黃河上游重在保護要在治理高質量發展”為工作抓手,全力推進綜合生態修復治理,筑牢川西北高原生態屏障,形成“風景這邊獨好”的綠色發展之路。
供稿:紅原融媒體中心 段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