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當時
2021-07-27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 | 分享: |
翻過海拔4000多米的折多山埡口,山腳下的康定市水橋村,有著西出折多“第一村”之稱。 如今的水橋村,已經是全國各地自駕318線旅客必經的網紅打卡地之一。
今天,水橋村黨支部現場會來到了即將竣工的木雅文化體驗中心。未來,如何利用好這個新空間,壯大集體經濟,考驗著全村11位黨員的智慧。
“經營方面我還有兩個想法,游客到了,用我們的善良、淳樸、熱情,還有我們的哈達、青稞酒,接待他們。用新鮮的牦牛肉,野生菌和歌舞讓游客留下來。”面對眾人,年輕的黨員昂汪沙德自信地表達著自己的想法。但在兩年前,他還是一個羞澀的小伙子,沙德的成長離不開他的入黨介紹人——水橋村副書記扎西降措。
2014年時,水橋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0戶68人,昂汪沙德和扎西降措都是貧困戶。黨中央實施精準扶貧政策后,全村憑借區位優勢和都江堰市的對口幫扶,在2018年建成3A級景區。水橋村就此發展起鄉村旅游和民宿接待。昂汪沙德獲得無息貸款,裝修了四個標間,還自學成為村里的第一個導游。
“看到沙德很能干,很努力,我就想介紹他入黨。”扎西降措說。
“黨員要有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當時我怕我的能力不夠。”昂汪沙德說。
通過扎西降措的幫助,昂汪沙德明白了共產黨員要有為老百姓服務的心。在脫貧之前,昂汪沙德一家也得到了村里的幫助。昂汪沙德寫下了入黨申請書,于2020年成為了正式黨員,并積極幫助村民通過互聯網銷售特產。
“加入到我們偉大的黨組織,感到很光榮,我會繼續為群眾服務。”昂汪沙德說。
看到昂汪沙德的成長,扎西降措十分高興。2016年,扎西降措成為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畢業生。他兩次沒考上公務員后,就留在了水橋村謀出路。2017年,24歲的扎西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并出任水橋村會計,為此扎西的父親一度很失望。
“我身體也不好,上山挖藥材、外出打工掙的錢,全部給他交了生活費和學費。他畢業后,兩次沒有考上公務員,我心里有些不高興。”扎西的父親劉冬貴說。
扎西降措在老支書澤央仁真的鼓勵下,成為了一名黨員,思想也慢慢轉變。“當公務員是給百姓做事情,當村會計也是給百姓做事情,我想為我們水橋村的發展,一心一意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我覺得一樣有成就感。畢竟,村民那么擁護我。”扎西說。
2021年初,扎西降措全票當選為水橋村黨支部副書記,他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使命,就是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助力全村村民致富增收。“扎西人很好,我們有什么困難都找他,他把我們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很感謝。”村民澤絨達吉說。
如今,水橋村的民宿已經有65戶,村民們都吃上了旅游飯,如何做好宣傳和提高服務質量,是扎西降措和昂汪沙德兩位年輕黨員思考的問題。
他倆首次合作拍攝短視頻,攜手把水橋民宿推進了網絡,讓村民從過去的“面朝黃土背朝天”,轉變成“面朝屏幕背靠數據”。扎西和沙德的短視頻,很快為水橋村帶來了游客。
“這邊風景很美,村民也很熱情,到處打掃得干干凈凈的。”來自廣西的游客對扎西說。
“歡迎你們來旅游,現在政策很好,老百姓都很感恩!”扎西降措說。
“為群眾辦事,為家鄉辦事,為家鄉的建設,付出一些應盡的力量。他為群眾辦事的那些照片發到朋友圈,我看到那些照片, 我這個當父親的,非常的高興。”扎西降措的父親劉冬貴說。
“現在我們的川藏鐵路修到門口了,作為90后的黨員,我們要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為美好的生活奮斗。”扎西降措說。
扎西降措和昂汪沙德像許多“90后”黨員一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未來他們將帶動一方群眾振興鄉村,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記者 劉永飛
關鍵詞 >> 康定,水橋村,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