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在成都:與蓬勃盛開的“電影百花”抱了個滿懷
2024-08-05 來源:中國文藝網 | 分享: |
蓉城8月,在這一年中生命力最為旺盛蓬勃的季節,由中國文聯、中國影協、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在四川成都舉行,攜全國觀眾熱氣蒸騰的3644萬張選票,總結兩年一度中國電影的輝煌成就、給予對全體影人最高禮遇,在8月2日至4日為期三天的會期里,一切的繁花似錦將在這塊底蘊深厚的土地上濃墨重彩地展開,吸引著中國電影乃至世界電影行業的矚目,“朝這里看!朝這里看!”的熱切呼喊所傳遞的,是天府之國在日新月異的大踏步前行中對于電影不變的熱愛,亦是大眾電影百花獎深植于基層、貼近于人民,對成都乃至四川這一充滿夢幻傳奇的地方所致以的深深敬意。
一幕光影,醞釀歲月之芬芳;蓉城熱烈,交映百花之綻放。回首1985年,第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首次在四川成都舉辦,峨眉電影制片廠攝制的《紅衣少女》高高擎起那座代表最佳故事片獎的百花女神獎杯,四川成都這座源遠流長的城市就與大眾百花獎結下了日益深厚的不解之緣。在此后數十年屬于百花獎的絕代風華中,以峨眉電影制片廠為代表的“四川制造”屢次出圈,所奉獻給廣大觀眾的《毛澤東的故事》《焦裕祿》《被告山杠爺》《京都球俠》《鴉片戰爭》《十八洞村》等足以載入中國影史的優秀影片以及主創人員,一次又一次捧起了那座凝結著人民意志的沉甸甸的百花獎杯,花開朵朵,其華灼灼,為中國電影脈脈不絕地奉獻出不可或缺的“四川熱量”。
對于中國電影來說,四川坐擁別具特色的自然地質風貌和千載歷史文化,一直以來,就是影視創作的“靈感繆斯”之地。享譽世界的《臥虎藏龍》里,周潤發和章子怡精彩的打斗畫面拍攝于蜀南竹海;著名導演張藝謀在電影《英雄》中,展現出九寨溝人間仙境的粼粼光影。還有《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令主角念念不忘的稻城亞丁、《后會無期》中迷失在涼山西昌的松濤陣陣、《畫壁》里亦真亦幻的甘孜燕子溝、《殺生》中神秘的桃坪羌寨......乃至最近的全國大銀幕上,“四川風”依然強勢不減:展現小涼山彝族風土人情的《阿莫阿依》,描摹甘孜高原秀麗風光的《再見土撥鼠》,胡歌、高圓圓主演的治愈系電影《走走停停》在內江取景,入圍國際影展的《日夜江河》在南充嘉陵江畔完成拍攝,以及今年即將上映的佟麗婭主演的《假如,我是這世上最愛你的人》,張律新作《春樹》,丁真大銀幕首秀《永不失聯的愛》,都全程在四川取景......在“影視+文旅”的雙向奔赴中,四川,作為影視熱土,名不虛傳!
而這次“百花”再臨蓉城,背后有其深刻的時代必然。
近年來隨著網絡媒介的興起,電影行業迎來了越來越多元化的挑戰,諸如網絡媒體和短視頻對觀眾觀影習慣的沖擊、下沉視角和網文IP對于受眾接受度的影響,亦成為深植大眾、以人民性為生命力的百花獎日益重視的命題:與電影強相關的文藝評獎應當為誰而評、由誰來評?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如何發揮作用?
帶著這樣的追問,當人們再一次將目光投向四川,會發現這里充滿無限的活力,特別作為西部重要中心城市的成都,以“網紅CITY”的獨特氣度,日益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年輕人群的目光。百花獎作為一個大眾電影獎,亦是電影市場和觀眾口味的重要風向標,選擇在年輕人特別熱衷于電影消費的成都舉辦,無疑是一場電影與文旅、文創不斷疊加的精彩碰撞。
在成都,我們可以看到影像傳播的概念不斷打破與城市之間的第四堵墻,在“花重錦官城”的美好風物中,浣花溪千年流淌,百花潭靜水深幽,更別提這里還有正當紅的頂流女明星熊貓“花花”......關于“百花”之意象正不斷地在成都交融。作為多層次的形象整體,“成都”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熱門IP,正為文產行業帶來巨大的虹吸效應,在流量經濟的日益蓬勃中,從各個層面吸引著人們越來越關注的目光。而來自大眾的“關注”,正是影視源源不絕的內生驅動力!放眼成都乃至四川,一切的文化符號正在時代的勃發中變得瑰麗而流動:屬于電影的大眾視野越來越寬廣!
現在,讓我們把視線投向成都更為堅實的觀影基礎,畢竟“電影好不好,觀眾說了算”:歷經多年的發展積淀,成都現已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票房保障區域之一,2024年上半年,成都票房達6.6億元,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五,其所在的四川省也以13.52億元的電影票房成績同樣躋身穩居全國第五。背后折射的,是成都作為西部地區的經濟與文化雙中心,近年來的GDP指數與電影票房數據顯示出越來越強的相輔相成——電影消費激發了城市經濟發展的蒸蒸日上,而城市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也為電影行業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每部電影有屬于自己的觀眾,每個觀眾亦能找到自己喜愛的電影”,為了讓電影與觀眾更好地雙向奔赴,本屆百花獎專程為廣大觀眾策劃了以“花重錦官城 蓉城百花開”為主題歷屆獲獎影片展映,旨在致敬“新時代最美人群”。7月24日下午,公益專場展映活動走進金堂縣,向“最美人群”環衛工人致敬。當天,50余名環衛工人一起觀看了百花獎獲獎影片《紅河谷》。
當這些平日里辛勞的勞動者放下掃帚,安坐于光影交錯的放映空間中,電影生動的敘事如同汩汩流淌的河流,沖刷去他們過往的疲憊,在這一刻與他們的心靈結成了藝術交響的共鳴,這正是電影藝術來自于人民、又必將走向人民的深刻內涵。
在觀影現場,環衛工人李阿姨特別感慨:“主辦方在社區已經連續給我們放了三場電影了,特別開心,希望這個活動能常辦常新,持續下去。”為滿足不同群眾多維度、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落實電影的惠民性,此次展映活動以“流動”+“固定”、“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同步啟動千場百花獎歷屆獲獎影片的放映,接下來還將為武警戰士、“白衣天使”醫護人員舉辦專場展映。借由本屆大眾百花電影節,一部部經典影片如同一個個久違的老友,深入成都的人文地標、生態公園、城市綠道、街道社區等多個空間,與新老觀眾們打著招呼、圍坐在一起,近百場露天電影的依次熱映,收獲了廣大市民的熱烈反響,如果你這時來到成都,一定會嗅到彌漫在大街小巷的“動人花香”。
從更為廣義的文化意義上來看,電影與城市一直相互定義,彼此啟發。當成都與百花獎浪漫相遇,關于百花獎的成都故事正大筆揮就出濃墨重彩的嶄新篇章,而譜寫這動人篇章的,有你,有我,有每一個真正熱愛中國大眾電影的忠實觀眾!(作者:李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