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多災種預警小程序上線公測
2024-08-02 來源:央視網 | 分享: |
8月1日,四川省減災中心、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地震預警與多災種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單位聯合舉行“地震預警與多災種預警小程序”上線新聞發布會。
記者了解到,10000名志愿者將受邀體驗多災種精準預警、靶向提醒小程序,通過志愿者體驗并反饋空間精準到鄉鎮甚至村級的自然災害動態風險預警提示服務,助力提升多災種預警技術與服務,助力實現“從災害救援到災前防范”,減少人員傷亡,防范次生災害。
2020年,四川省減災中心、省應急管理廳應急指揮中心、汶川縣政府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共同在汶川縣建立多災種預警示范縣項目。近年來,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共同提高了滑坡、泥石流、山洪災害短臨預警信息的準確性,多災種預警小程序今天也終于成功上線,進一步探索精準預警信息的靶向服務,也是對各級政府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的補充和輔助手段。未來,四川省減災中心將推動多災種預警小程序接入基層政府部門,幫助政府相關部門及時、有效、精準傳遞災害預警信息,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推動四川省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工作,提升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同時,該小程序的啟用是實施今年5月發布的《四川省多災種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技術規范》的舉措之一。
以往災害預警領域存在的關鍵問題是預警信息“十防九空”、誤報多,“狼來了”“狼老來”,導致民眾主動疏散的意愿不足。為了解決該問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四川省減災中心、四川省修防院等單位持續
11年專研多災種預警核心技術,采用了基于地球同步衛星、氣象雷達、地表監測站的監測數據,通過風險預警、監測預警、監測報警緊密結合,滾動更新預警信息的方式,顯著提高了滑坡、泥石流、山洪短臨預警信息的準確性。此次發布的小程序將探索了多災種風險預警信息的靶向發布技術與服務,又通過反饋持續提升預警技術可靠性。
與以往向災害隱患點責任人發布預警信息的模式不同,作為政府各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的補充,該小程序將探索為基層民眾提供空間精準到鄉鎮甚至村級的風險預警提示,打通災害預警“最后一米”。目前,該小程序已初步接入政府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值得強調的是,各級責任人和民眾需要聽取各級政府部門的預警信息,科學避險。(總臺記者 胡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