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毛片网站_中文在线观看www_国产污污视频_成人福利在线播放_久精品久久_精品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男人呻吟

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致廣大而盡精微——習近平總書記指引數字政府建設述評

2023-11-21 來源:中國網信雜志 分享:

致廣大而盡精微

——習近平總書記指引數字政府建設述評

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對任何國家和政黨來說,互聯網是重要的執政條件,網絡空間是重要的執政環境,信息化是重要的執政手段,用網治網能力是執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和體現。面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時代浪潮,黨如何更好治國理政,如何推進政府治理理念、方式、手段創新,讓網絡信息技術充分賦能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而緊迫的實踐課題。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正是立足時代背景、針對現實問題、著眼未來發展作出的科學回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信息時代發展大勢,圍繞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就加強數字政府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實施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動我國數字政府建設駛入快車道,有力支撐我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協同創新,全面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堅實支撐和有力保障。

202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完善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聯互通,深化政務服務合作,優化營商環境。圖/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敏銳把握數字化轉型發展機遇,全面部署數字政府建設

國之興衰系于制,民之安樂皆由治。

一個國家要走向現代化,國家治理必須實現現代化。時序更替,夢想前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銳意進取、勵精圖治,書寫治國理政、為民服務的新時代答卷,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時針撥回到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須從各個領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6年4月19日,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信息是國家治理的重要依據”,強調“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發展電子政務,構建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通信息壁壘,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科學決策”。這是把握時代脈搏的深刻洞察,更是著眼未來發展的深遠謀劃。

彼時,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政府服務效能的提升亟須更好發揮互聯網優勢。

“我們要深刻認識互聯網在國家管理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2016年10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利用互聯網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優勢,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決策施政。”

高瞻遠矚的戰略決策,源自植根中國大地的長期理論思考和深入實踐探索。早在地方工作時,習近平同志就開始思索如何以信息化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務效能。

2000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極具前瞻性和創造性地作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部署,提出了“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慧化”的奮斗目標,開啟了福建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成為今天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兩年后,福建政務信息網正式開通,大規模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的浪潮在福建涌動。

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加快建設“數字浙江”,指引浙江成為全國數字經濟發展的試驗田和排頭兵。而今,在全國率先提出的、以政府數字化轉型為支撐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已經成為浙江改革的代名詞和金名片。

每當新的革命性技術出現,誰先擁抱新技術,誰就將贏得發展先機。數字政府是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治理流程優化和模式創新,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和服務效率的政府運行新形態。

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就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進行專門研究并作出決定,這在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作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優化政府職責體系的重要內容,全會明確提出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強調“建立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規則。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據有序共享,依法保護個人信息”。

從發展電子政務到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時代要求、遵循政府治理模式發展規律、回應公眾新需求新期待作出的戰略選擇,是對互聯網時代如何更好服務人民群眾這一重大課題深入思考基礎上的科學回答。

2020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指出:“我們要乘勢而上,加快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推動各領域數字化優化升級。”

“要全面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2022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并就數字政府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意見》將“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定位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工程”,強調其“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意義重大”。這是搶抓數字化時代浪潮,以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職能轉變的宏偉戰略謀劃,標志著我國數字政府建設進入快車道。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

數字政府建設,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一頭連著億萬群眾,事關國之大計,事關民之安樂。

從看到“門難進、事難辦”的百姓痛點,到指明“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的改革方向;從“最多跑一次”到實現“一次都不用跑”……一次次部署、一項項舉措,彰顯的是始終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初心本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調研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多次就數字政府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在海南省政務數據中心,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善于利用互聯網優勢,著力在融合、共享、便民、安全上下功夫”;在上海聽取市委和市政府工作匯報時,要求“抓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堅持從群眾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出發,把分散式信息系統整合起來,做到實戰中管用、基層干部愛用、群眾感到受用”;在浙江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指出“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大城市也可以變得更‘聰明’。從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當前,我國數字政府建設步伐持續加快,90%以上的政務服務實現網上可辦;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為總樞紐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初步建成;我國電子政務排名上升到第43位,成為全球增幅最高的國家之一……一串串數據、一項項成果,“以人民為中心”始終閃耀在中國共產黨人的時代答卷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局出發,準確把握全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圍繞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當前,各級政府業務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成效顯著,數據共享和開發利用取得積極進展,一體化政務服務和監管效能大幅提升,“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接訴即辦”等創新實踐不斷涌現,數字治理成效不斷顯現,開創了數字政府建設新局面。

持續提升數字政府治理服務效能,推動數字化發展環境顯著改善

從“辦公自動化”“三金工程”到一系列“金字工程”行業系統建設,再到“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數字政府建設的發展之路,就是我國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構建服務型政府的改革之路,背后是一場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全方位、系統性、協同式的深刻變革。

當前,實現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我國政府積極順應時代潮流、把握發展機遇、主動應對挑戰的重要舉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積極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潮流,把數字政府建設作為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工程,把強化數字化能力建設、提升數字化治理和服務水平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發展的關鍵任務,對數字政府建設進行全面系統部署,推動各地各部門數字化治理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公共數據開放共享水平顯著提升

近年來,隨著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進度加快,特別是伴隨著5G等新技術的快速普及應用,數據總量爆發式增長,2022年,我國數據產量達8.1ZB,占全球數據總量的10.5%,位居世界第二。

加強政務數據的有效治理和高效利用是數字政府建設的關鍵環節。但一段時間以來,因數據多方采集、流通不暢、標準不一等導致的“數據孤島”現象普遍存在,跨域數據、跨政府部門數據之間無法實現交互共享。只有喚醒“沉睡的”數據資源,充分發揮我國海量數據優勢,才能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遵循發展規律、順應行業需求,一系列頂層設計與規劃相繼推出。

2017年12月8日,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綜合分析風險因素,提高對風險因素的感知、預測、防范能力。要加強政企合作、多方參與,加快公共服務領域數據集中和共享,推進同企業積累的社會數據進行平臺對接,形成社會治理強大合力。

2022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指南》,明確了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的目標任務、總體框架、主要內容和保障措施,提出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堅持繼承發展、迭代升級,堅持需求導向、應用牽引,堅持創新驅動、提質增效,堅持整體協同、安全可控的建設原則。

廣東、上海等地專門設立政務數據管理部門;貴州、浙江、山東、廣西等地將政務數據管理職責納入大數據部門……截至目前,全國多個省市成立了政務數據主管部門或明確了相關部門的政務數據管理職責。

《上海市數據條例》《浙江省公共數據條例》《貴州省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一批地方數據條例文件密集出臺,各地規范有序推進數據匯聚、共享、開放、開發。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加快推進政務數據共享,不斷優化共享系統和平臺,積累了大量政務數據資源,持續發布共享數據接口,更新數據條目,促進各級政府數據聯通,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建有省級公共數據開放平臺24個,開放的有效數據集近25萬個;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上線目錄超過65萬條,發布共享接口1200余個。在流動的數據、跳躍的字節、便捷的服務中,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有了實實在在的提升。

政務數據共享開放環節復雜、數據流動頻繁,數據泄露等風險比較突出,政務數據安全防護面臨巨大挑戰。近年來,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多部法律法規相繼出臺,《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辦法》《網絡安全審查辦法》《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等政策文件陸續發布,網絡安全審查、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等一批重要制度逐步建立,為數字政府建設構筑了安全保護的堅實制度屏障。

——政務信息化共建共用深入推進

如果從1998年我國第一個電子政務網——青島政務信息公眾網算起,我國數字政府建設已經走過了26年。從“12345,有事找政府”到“全國一網通辦”,從電話問政到數字政府,從聲音到指尖,變化的是服務形式,不變的是為民本質。

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北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在這里,他聽取了雄安新區總體規劃、政策體系及建設情況介紹,在服務窗口與工作人員、辦事群眾和部分進駐企業代表親切交流,并與建設工地工人進行了視頻連線。總書記強調,“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政務信息聯通共用,提高政務服務信息化、智能化、精準化、便利化水平,讓群眾少跑腿”。

互聯網是公共服務的“加速器”。網上辦事大廳、移動政務服務App等在線應用,突破時空限制,精簡辦事流程,使群眾足不出戶、輕點按鈕即可享受便利的政務服務。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云、網、數、用”基礎支撐體系,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家電子政務體系,形成政務服務、“互聯網+監管”、政府信息公開、信用信息、投資項目監管、企業公示等一大批成熟定型、在實際工作中發揮顯著作用的數字化綜合平臺。

2023年6月12日,上海市黃浦區政務服務中心,“圓桌式會辦”為涉及企業設立變更、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提供專業服務。

在政府網站常設欄目中,信息公開類欄目數量最多,政務動態欄目和網上辦事類欄目位列其次。通過網上信息公開和互動交流,各地各部門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自覺性、主動性、實效性顯著增強。

政務數據基礎設施基本完備。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云基礎設施基本建成,超過70%的地級市建設了政務云平臺,政務信息系統逐步遷移上云,初步形成集約化建設格局。截至2022年6月,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為總樞紐,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聯通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46個國務院部門的政務服務平臺,形成了全國政務服務“一張網”;網上政務服務“縱向五級貫通”的地區占比達93.75%,政務服務“村村通”范圍不斷擴大,持續向基層、向鄉村延伸,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數字化政務服務效能不斷提高

“正確的道路從哪里來?從群眾中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提出明確要求。“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擲地有聲。

善政必簡。近年來,針對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時遇到的“多地跑”“折返跑”等困擾,“跨省通辦”以“全程網辦”“代收代辦”“多地聯動”等實際舉措減少群眾辦事成本,便企利民。從“不見面審批”到“免申即享”,從“立等可取”到“秒批秒辦”……政務服務插上互聯網“翅膀”,有效打通便民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當前,我國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名用戶超過10億人,政務事項辦理效率和便捷度大幅度提升,“網上辦”“掌上辦”“一網通辦”深入推進。截至2022年底,我國初步實現地方部門500萬余項政務服務事項和1萬多項高頻應用的標準化服務,90.5%的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實現網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平均承諾時限壓縮51%。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成為信息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走好群眾路線的生動寫照。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降低準入門檻,促進公平競爭,營造便利環境,對于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具有重要意義。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從2013年至2022年,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第96位躍升至最新的第31位。亮眼成績的背后,與一場場馳而不息的改革息息相關。

浙江全面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江蘇實施“不見面審批”改革;上海積極實施“一網通辦”改革;遼寧實行“免申即享”;全國自貿試驗區擔當改革“先行軍”,負面清單管理、“證照分離”、“一照一碼”等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服務市場主體,釋放市場活力,各地各部門紛紛拿出實招、硬招。

2021年2月2日,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城市大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通過城市大腦指揮平臺實時監控、抓取、分析相關案件。

市場監管總局不斷細化互聯網平臺反壟斷監管具體規則;中央網信辦召開優化營商網絡環境企業座談會……通過不懈努力,我國政府服務效率和透明度大幅提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人民群眾辦事創業更加便利。突破小切口,牽動大變革。以數字政府建設為牽引,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動力、釋放內需潛力,取得顯著成效。

放活了企業——截至目前,全國市場主體已突破1.5億戶,中國成為全球創業大國,數字經濟驅動新型靈活就業快速發展。截至2023年7月,我國已經成功培育21.5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和9.8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展現出旺盛的發展活力。

催生了動力——5G建設和應用領跑世界;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上榜總數多年蟬聯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生產方式、工作生活方式發生深刻改變,傳統產業在改造提升中煥發勃勃生機,經濟結構在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中加快優化升級。

近年來,各級政府積極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我國網上服務水平邁入世界領先行列。《2022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中文版)》顯示,我國“在線服務”指數排名持續居全球領先地位,政務服務水平逐漸從“追趕者”變為“領跑者”。

打造高效協同的數字政府,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億萬人民

縱觀世界文明史,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從刀耕火種到聲光化電,每一次科技革命在推動人類歷史車輪不斷前行的同時,也帶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方式的深刻變革。順應數字文明發展大勢,不斷增強數字政府建設效能,持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歷史賦予當代中國的重大使命。

近年來,隨著區塊鏈、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技術的深度應用,數字化發展逐步進入成熟期,數字政府對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的賦能和引領作用更加凸顯,數字政府建設進入追求協同高效的新階段。

數字政府建設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戰略性工程。當前,我國數字政府建設還面臨一些突出問題——體制機制不夠健全,創新應用能力不強,數據壁壘依然存在,網絡安全保障體系還有不少突出短板,干部隊伍數字意識和數字素養有待提升,政府治理數字化水平與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

“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領導干部要學網、懂網、用網” “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高瞻遠矚,領航定向。

天下之事,非新無以為進。

當前,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數字政府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我們主動順應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趨勢,充分釋放數字化發展紅利,持續推進改革突破,實現創新發展,奮力開創數字政府建設新局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作為專門一章列出,明確“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和服務效率”,提出“加強公共數據開放共享”“推動政務信息化共建共用”“提高數字化政務服務效能”等重點任務。

《“十四五”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提出,到2025年,政務信息化建設總體邁入以數據賦能、協同治理、智慧決策、優質服務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階段,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技術融合、數據融合、業務融合成為政務信息化創新的主要路徑,逐步形成平臺化協同、在線化服務、數據化決策、智能化監管的新型數字政府治理模式。

歷史,再一次書寫偉大的時刻。

“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22年10月,新時代的第十個年頭,民族復興行進到關鍵一程的關鍵節點,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出奮進新征程、奪取新勝利的動員令。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圍繞新征程網信事業發展提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務,為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全面提升政府履職能力,創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形成數字治理新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到2025年“政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的目標,把“發展高效協同的數字政務”作為推進數字技術與“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深度融合的重要方面,為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描繪了清晰路線。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時光,見證現代化征程上東方大國的奮進步伐。

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和光纖寬帶,全國所有地級市全面建成光網城市;國家遠程醫療服務平臺覆蓋率地市級達100%;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全面建成;分享經濟、智慧出行、移動支付等互聯網新產品新業態競相涌現,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正在惠及更多百姓。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征程上,以數字政府建設優化治理模式、創新治理手段、提升治理效能,有力推進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數字化正在書寫發展新答卷。華夏大地,呈現一派政通人和、安定有序的新氣象。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們要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數字化轉型驅動治理方式變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建設對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的引領作用,全方位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 >>
分享:

相關閱讀

網站地圖 新聞 專題 晚會活動 康巴衛視節目 視頻 娛樂 圖說 文化 旅游
國內國際
涉藏新聞
崗日雜塘
啟米時間
法治明鏡
向巴聊天
康巴講壇
康巴歡樂匯
雪域高原
歡樂星播客
快樂漢藏語
周末大舞臺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開
翁姆報天氣
央視新聞聯播
康巴衛視新聞
紀錄片
微視頻
專題片
電影
電視劇
動畫片
藏歌藏舞
晚會活動
文化動態
藏傳佛教
名家專欄
藝術
旅游資訊
景點推薦
風土人情
旅游寶典
加載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樹果洛海南海北海東海西黃南迪慶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薩日喀則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壩州涼山木里
合作媒體
關于我們衛視動態播出時間表廣告刊例用戶協議舉報制度

蜀ICP備 15032686號

新聞信息服務資質備案號:川新備14-000059

川公網安備 51019002000121號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不良與違法信息舉報中心


違法及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8-8598 19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精品综合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91在线网站 |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日本 | 日本性网站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9 | 天天撸天天射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污视频网站免费 | 国产美女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九九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欧美在线免费视频 | 99精品在线看 | 国产精品一区一区 | 美女又黄又免费的视频 | 久久久a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精品在线播放 | 69精品久久久 |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午夜国产福利 | 亚洲精品久久久蜜桃 |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1欧美精品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66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综合久久狠狠色成人网 | 国产区视频在线 |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 高清日韩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在线亚洲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