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好條例 共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川觀新聞專訪四川省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促進會負責人
2023-10-25 來源:四川在線 | 分享: |
四川在線記者 張庭銘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2024年1月1日起實施。這是我國出臺的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條例》的出臺對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有何意義,如何貫徹落實好《條例》,促進未成年人在網絡時代健康成長?10月25日,四川在線記者就《條例》出臺的意義、如何貫徹落實等問題,專訪了四川省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促進會會長黃志凌。
四川在線記者:《條例》的出臺,對于指導我省開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有何意義?
黃志凌: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當前,網絡空間已經成為未成年人成長的新環境。統計顯示,目前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已達到95%以上,互聯網在拓展未成年人學習、生活空間的同時,也帶來諸如網絡沉迷、網絡欺詐、個人信息被濫采濫用等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問題。
我省有1600多萬未成年人,他們是網絡世界的“原住民”,其生活已無法不受網絡世界的影響,因此,我省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不僅面臨數量龐大、類型繁多等復雜性和挑戰性,還面臨學生、家長和老師的網絡素養參差不齊等現實情況。作為我國出臺的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條例》為未成年人在網絡時代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具體的法律依據和堅實的法治保障,也為我們更好地開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將指導我們積極營造健康、文明、有序、安全的網絡環境,采取更加有效措施,調動起各方面的社會資源和積極因素,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2023年6月1日,四川百縣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普查活動啟動。
四川在線記者:《條例》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鮮明特點?
黃志凌:一是明確責任主體,除了規定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外,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做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同時,對學校、家長,特別是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也規定了相應的責任。而且,對違反規定者,提出了明確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具體的處罰措施、標準等。
二是鮮明問題導向,聚焦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痛點難點,形成針對性的制度安排。比如,明確規定未成年人用戶數量巨大或者對未成年人群體具有顯著影響的網絡平臺服務提供者應當履行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義務;明確加強未成年人私密信息保護,規定監護人應當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能力、指導未成年人行使相關權利;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合理限制不同年齡階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務中的消費數額,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價值傾向;要求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建立、完善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游戲規則,建立健全網絡欺凌行為的預警預防、識別監測和處置機制等。
三是突出網絡素養,把加強網絡素養教育作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的基礎工程和重中之重。比如,把“網絡素養促進”作為一個專章來作出規定,要求國務院教育部門將網絡素養教育納入學校素質教育內容,并會同國家網信部門制定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測評指標;要求教育部門指導、支持學校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要求學校將提高學生網絡素養等內容納入教育教學活動,并合理使用網絡開展教學活動等。
四是堅持社會共治,明確有關政府部門和企業、學校、家庭、行業組織、新聞媒體等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中的職責,有利于形成做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的合力。
四川在線記者:促進會如何推動《條例》落地落實?
黃志凌:在省委網信辦的指導下,2022年10月,四川省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促進會正式成立,這是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省級層面的專注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的協會。自成立以來,促進會始終堅持以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方面的工作決策部署,切實以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為宗旨開展工作。
2022年10月24日,四川省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促進會正式成立。
隨著《條例》的出臺,我們將更好地履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社會責任和應盡義務,組織和推動會員深入學習《條例》內容,積極開展針對《條例》的宣傳推廣,廣泛凝聚學好用好《條例》、促進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社會共識。同時,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適應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和網絡空間規律和特點,創新工作方法,打造品牌活動,如創新開展面向未成年人的網絡普法,將聯合公安、檢察、教育等單位開展防網絡欺凌、防網絡沉迷、防網絡詐騙等典型案例推評與展播活動等,廣泛吸引、聯合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充分地參與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與發展事業中,促成社會共治,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推動我省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
四川在線記者:網絡素養是青少年未來生存發展的必備技能,促進會如何貫徹落實好《條例》的相關要求?
黃志凌:提升青少年網絡素養,是我國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助于讓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最大增量”。《條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的基礎上,對有關部門、學校、家庭、網絡平臺服務提供者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促進方面提出了相應要求。我們十分重視提升未成年人網絡素養工作,在四川省委網信辦指導下,我們積極推動網絡素養教育進學校工作,與天府四中等學校共建了青少年網絡普法教育基地等;還組織編寫了全國首套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叢書(第一輯):《百問百答》《以案說法》,叢書聚焦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規定,以問答、訪談和案例解析的形式,引導未成年人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在2023年“全國網絡普法行·四川站”活動中,10家企業向達州市通川區第一小學校、茂縣南新鎮光華小學校等捐贈了上萬套《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叢書,為中小學生加強網絡素養教育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貫徹好《條例》的相關要求,促進會將聯合社區、學校、企業等持續開展網絡素養公開課、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測評、建設網絡素養教育基地等工作,并調動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事業當中,共同為未成年人筑起全鏈條、全方位的網絡保護屏障。
2023年10月11日,在2023年“全國網絡普法行·四川站”啟動儀式上,10家企業向學校捐贈《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