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藥類非遺成就首次集中亮相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
2023-10-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分享: |
中新網成都10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正在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首次舉辦傳統醫藥大會,通過論壇、展覽及健康咨詢等活動,多維度呈現傳統醫藥類非遺的博大精深以及在助推健康中國建設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
來自全國的兩百余位專家學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及保護單位負責人相聚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論壇,圍繞中醫藥非遺傳承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和交流。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指出,中醫藥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也在顯著提升,中醫藥為守護人類的健康提供了中國方案,對促進文明互鑒、民心相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黃璐琦指出,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題中應有之義。
他建議,要把加強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上升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和文化自信的高度;要著力推進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要推動中醫藥非遺傳承創新發展,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一方面繼續加大對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和《世界記憶名錄》項目的保護力度,一方面積極推動中醫藥“走出去”,以海納百川的廣闊胸懷促進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共同進步。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表示,文旅部高度重視傳統醫藥類非遺保護工作,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政策法規逐步健全、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項目保護持續加強、傳承人管理更加規范、傳播活動豐富多彩、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他指出,當前傳統醫藥類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存在著不少問題。文旅部將在項目保護、人才培養、宣傳普及等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未來,將持續加強項目保護、持續加強人才培養、持續加強理論研究和宣傳普及。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兼中醫藥委員會會長曹洪欣認為,推進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應當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守護“本和源、根和魂”,完善中醫藥非遺保護發展工作體制機制,加強科研能力,建立體系完備、梯次合理的傳承人隊伍,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堅持中醫藥理論自信、實踐自信、學術自信,要避免中醫藥非遺“神化”“庸俗化”,讓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服務人類健康、健康中國建設中展現中國人的智慧。
論壇現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醫藥委員會啟動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學術經驗傳承、《國家級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錄》編撰、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項目推薦目錄》編制4項專項工作,旨在推動中醫藥非遺系統性保護。
當天,論壇還進行了“中醫藥非遺系統性保護”、“少數民族醫藥發展”、“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經驗交流”專題活動。
同期舉辦的“傳統醫藥健康生活展”為第八屆非遺節“非遺融入現代生活體驗展”的一部分,面積約1400平方米。展覽除了我國傳統醫藥類非遺保護發展的總體情況外,還通過圖文、視頻、實物、現場體驗等形式展示近70個傳統醫藥類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和川渝兩地的省級以上代表性項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