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了解的職業教育②專業設置如此潮?
2023-05-09 來源:人民網 | 分享: |
“我是身披國旗飛奔上領獎臺的。”去年10月對深圳技師學院學生羅凱來說太夢幻了。他獲得了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金牌。
此次大賽,中國代表團在金牌榜、團體總分上蟬聯第一,金牌數超越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實現新突破。
隨著世界技能大賽出圈,我國的職業教育越來越受關注。人們驚嘆于選手的精湛技術,也感慨于職業院校亦能培養頂尖人才。
很多人不知道,職業教育敏銳地感知著社會需求變化。2021年,教育部發布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專業總體調整幅度超60%。
為響應國家政策,有學校增設新課程;為服務地方產業轉型升級,有學校成立新學院;為支持行業發展壯大,有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職業院校努力緊跟社會發展步調,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也為自身發展鋪就一條大道。
世界技能大賽奪金
職業院校獲得更多關注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上,深圳技師學院3名選手分別獲得兩枚金牌和一個優勝獎,實現深圳選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零的突破。
當初若不是班主任挽留,羅凱也許與3D數字游戲藝術項目金牌無緣。每個國家只能有一名選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一個項目。選手經過校、市、省和全國賽層層選拔。上屆世界技能大賽,羅凱止步深圳市賽。他以為沒機會了,開始找工作。班主任見他備賽認真,讓教練把他叫了回來。
參加比賽讓羅凱學到了比課堂更多的技能。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平時訓練會有很多延伸。去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的項目模塊由4個臨時增加到8個,每個模塊之間互不關聯。正是平時大量的訓練讓他在比賽時出色發揮,摘得金牌。這些訓練下來,他設計的角色更好看,更流暢,可以無縫對接企業需求。“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技術和人才,我們的比賽就訓練什么,保證能直接上手工作。”
比賽也是辛苦的。日常訓練跟上班一樣,不同的是,沒有下班時間。羅凱偶然翻到教練們10年前的照片,他感慨道:“原來他們以前這么年輕,頭發這么多。”
歐陽婉青是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優勝獎獲得者。備賽期間她心理壓力很大,即使晚上10點回宿舍,凌晨兩點也還睡不著,七八點又要起床去訓練。“現在夢到訓練還會驚醒。”
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技能奧林匹克,國內參賽選手包括企事業單位職工、在校學生及其他人員。深圳技師學院獲獎,意味著職業院校從這些群體中脫穎而出,代表深圳實現了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零的突破。
深圳技師學院副校長籍東曉介紹,學校已參加4屆世界技能大賽。他表示,技工院校發展不易,社會認知和支持度相對較弱,“但凡干出點兒名堂的都是非常努力打拼出來的。”世界技能大賽為學校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
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老師宋偉多次擔任各類大賽指導老師,大賽指引了她的教學。她之前上管理溝通課,演講這一章節的主題不是很明確,有了大賽,她把路演作為演講主題,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大賽也促進了學生就業,她指導的學生接連創業。
大一那年,宋偉的學生馬博參加了一家企業組織的電商直播大賽。參賽者進行為期一月的直播實戰比賽。開始直播時沒人觀看,經過思考和研究,他摸清了機制,慢慢有了流量。不少選手中途棄賽,他堅持到最后,拿到第一名。這燃起了他對電商直播的興趣。
到了大二,馬博繼續學習電商直播知識。學校創新創業學院建立了電商直播基地,不僅有全套直播設備,還請了專業人員做培訓。與此同時他兼職做直播帶貨,并在老師推薦下加入學長的跨境電商項目。一番探索下來,他以電商直播項目參賽。馬博和學長的項目分別獲得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省級和國家級銅獎。
像當初學長帶他一樣,馬博也帶下屆學弟參賽,他們的團隊一屆屆接續。學長成立了創業公司,他也計劃創辦公司。在創新創業學院學習的公司注冊知識派上了用場,他自己搞定了全部手續。創新創業學院還給了他免費場地和啟動資金支持。
響應國家政策增設課程
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緊隨社會需求
“我閨女真是長大了。”第一次聽媽媽說這句話時,張沐淇心里五味雜陳。長大對她而言更多的是責任,不只是對自己、對家人,也是未來作為一名老師的責任。自從上了0—3歲嬰幼兒保健課,她開始在每個月的家庭會議上分享學習心得。媽媽不止一次感慨她長大了。
張沐淇是北京培黎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大二學生。這學期她選修了0—3歲嬰幼兒保健課,學習了很多照顧嬰幼兒的方法。她把這些方法發到家族群里,讓家人們知道如何科學育兒,也了解自己在學什么。她嫂子在群里說,將來要送自己孩子去她開的幼兒園。
張沐淇在保健課上學習如何抱嬰幼兒。受訪者供圖
嫂子女兒三四個月大,張沐淇用學過的環抱式手法抱過她。這種方法既可以保護孩子脊柱,增進親子關系,又給孩子安全感。她抱起小侄女的那一刻整個人狀態都變了,“情不自禁地笑起來。”最近她正在學習輔食添加方法,準備下次回去給小侄女做輔食。
0—3歲嬰幼兒保健課是門實操性很強的課,學生借助仿真娃娃練習每一個照護動作。為保證學習效果,每次上課前都要測試上節課要點。通過測試張沐淇覺得自己掌握了知識點,有信心照護好孩子。
2019年,國辦印發《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2025年,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北京培黎職業學院雙語幼兒教育系主任鄭麗表示,順應社會對托育人才的需求,今年,學校增設了0—3歲嬰幼兒保健專業選修課,提高學生嬰幼兒照護和保育知識水平和實操能力,拓寬就業方向。
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緊隨產業發展方向。這一特點在產業轉型升級較快的深圳體現更為明顯。2016年,深圳技師學院成立中德智造學院。中德智造學院副院長王金平介紹,近年來,深圳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技術變化和產業升級促使深圳技師學院調整專業和院系設置,將電氣技術系和光機電技術系合并升級為中德智造學院。
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是中德智造學院的新專業。“機器換人”是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而工業電氣控制專業培養的人才已無法滿足企業需求,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取而代之,培養機器人系統安裝與調試、示教與編程、銷售及技術支持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取‘中德智造’這個名字有兩方面考慮,一是智能制造是國家發展戰略,二是向職業教育領先的德國對標學習,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王金平表示,學院派老師去德國學習交流,引進德國培訓師對老師進行培訓,給學生上示范課。學院還與一家德國企業合作共建產業學院和機電一體化專業,引入人才培養方案。
“去年開過一次招聘會,我們有300多名畢業生,企業提供了1000個崗位。”王金平表示,跟以往人才培養模式相比,雙元制模式下,學校與企業聯系緊密,學生能力得到提升,人才培養達到預期效果。
新型學徒制學生提前一年就業
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
今年6月,陳躍芬就要從深圳技師學院畢業了。到那時,剛畢業的她已正式工作一年。得益于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去年7月,她與深圳一家珠寶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在畢業前一年成為正式員工。
深圳技師學院珠寶學院院長王驚濤介紹,2019年,學校與企業合作,采取新型學徒制模式辦學。這一模式源自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學生既是企業學徒又是學校學生。
深圳技師學院采取的是“1+1”模式,即一年預備學徒加一年學徒。預備學徒階段由學校和企業一起培養,學徒階段開始進入企業工作。
學生能否成為預備學徒和學徒均由企業考核選定。預備學徒培養方案是雙方共同商定的,深圳技師學院主要教授專業通識課,企業教授品牌文化、專業知識和銷售技巧等。學徒階段實行雙導師制,由學校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
通過考核后,陳躍芬被選派到一家高端門店。店長指派師傅一對一帶她一個月。高端門店銷售顧問要求大專以上學歷,待遇也更高。她已經在學校學過產品知識,師傅主要教她服務流程及注意事項。
“剛來時不知道從哪下手,師傅一對一帶我。一個星期我就熟悉了整個流程,可以獨立接待顧客了。”剩下時間師傅會教她一些細節。不接待顧客時,她觀摩師傅如何接待顧客。一個月下來,她已經能夠熟練應對日常工作了。因在學徒班學過相關知識,陳躍芬比社會招聘的員工上手更快。跟她同期進來的一名同事,學了一個月,服務流程還沒通過。
陳躍芬(左)在接待顧客。受訪者供圖
新型學徒制效果顯著。該珠寶企業國內業務人力資源負責人王小波介紹,相比社會招聘人員,學徒班平均銷售額高30%,流失率低10%。這種模式拓寬了企業人才引進培養渠道,解決了企業長遠用人需求,縮短了人才培養周期。
深圳是珠寶首飾設計制造行業的聚集區,年加工總產值超1500億元。目前,深圳技師學院珠寶學院已與60多家上市公司及行業龍頭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新型學徒制也在持續推進,學徒班將覆蓋珠寶學院的3個專業,由學校、企業和深圳鹽田區、廣西百色兩個地方的政府部門合作的學徒班已完成招生。
近年來,企業新型學徒制由試點到推廣,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現代化技能人才。2015、2016年,人社部、財政部先后分兩批在22省份啟動了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2018年,兩部門印發《關于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提出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今年4月,人社部發布2023年一季度主要工作進展及下一步安排,其中一項安排是加強和改進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大力推進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推動技工教育聯盟(集團)建設。
“新型學徒制是一種學生、學校和企業三方受益的合作辦學模式,學校開展高水平培養,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企業招到高質量人才。”王驚濤表示,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產業發展帶動職業院校就業,職業院校發展推動行業升級。?
(人民網記者?金慧慧?黃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