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星堆遺址祭祀區和稻城皮洛遺址雙雙入選202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2-03-31 來源:四川在線 | 分享: |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
2022年3月31日,202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新鮮出爐,來自四川的考古“雙子星”三星堆遺址祭祀區和稻城皮洛遺址雙雙入選,這是繼3月中旬兩大考古項目獲得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主辦的中國考古新發現之后,再獲業界殊榮。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主辦,迄今已舉辦了30余屆。本屆評選,主辦方從全國報名項目中遴選了32個項目參加初評,其中20個項目進入終評。最終,四川兩大項目在激烈角逐中雙雙脫穎而出。
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發掘項目一直備受矚目。截至目前,6座新發現“祭祀坑”已經出土編號文物上萬件,而近完整器超過2400件,其中銅器870余件、金器510件、玉器450余件、石器120余件、陶器13件,另提取完整象牙400余根,重要文物包括金面具、鳥形金箔飾、銅頂尊跪坐人像、銅扭頭跪坐人像、銅立人像、銅人頭像、銅面具、銅尊、銅罍、銅“神壇”、銅龍、銅網格狀龜背形器、玉璋、玉戈、玉鑿、神樹紋玉琮、玉器座、玉刀、石戈、陶矮領甕、陶尖底盞、絲織品殘痕、象牙雕、海貝等,部分文物從造型、紋飾來看,均為此前所未見。
資料圖
新發現的遺跡和遺物,進一步豐富了三星堆遺址的文化內涵,也將促進關于三星堆遺址及古蜀文明的祭祀禮儀和祭祀體系研究,填補了以往研究的空白,進一步闡釋了“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基本認識。1986年發掘的一號、二號坑出土的大量遺物,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和國內其他地區文化因素,表明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出土的若干新器物,如K3出土的頂尊跪坐銅人像和銅圓口方尊,K4出土的玉琮和絲織品,K5出土的金面具和象牙雕刻等,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認識。
此次獲獎的另一項目——稻城皮洛遺址,則被譽為一次具有世界性重大學術與社會政治意義的考古新發現,將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學術影響力。
資料圖
皮洛遺址位于稻城縣,海拔3750米。考古人員在這里發現近萬件石制品和用火遺跡,首次建立了中國西南地區具有標志性的舊石器時代文化序列;遺址發現的手斧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術遺存,也是目前東亞地區形態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術最成熟、組合最完備的阿舍利組合,為研究舊石器時代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關鍵的證據;遺址連續的地層堆積、完好的埋藏條件和清楚的石器技術演變序列展現了早期人類征服高海拔極端環境的能力、方式和歷史進程,為研究人類擴散、適應高海拔環境提供了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