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毛片网站_中文在线观看www_国产污污视频_成人福利在线播放_久精品久久_精品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男人呻吟

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習近平總書記指揮打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戰述評

2022-03-29 來源:新華網 分享:

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習近平總書記指揮打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戰述評

新華社記者

具有強傳染性的奧密克戎變異株迅速蔓延至我國28個省份。3月份以來,本土感染者累計突破7萬,中高風險區一度超過600個……我國防疫抗疫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直面風浪,把舵領航。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部署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面對世紀疫情的跌宕反復,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以科學之策應對非常之難,以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的非凡實踐,團結帶領億萬人民打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戰。

從嚴從緊——“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起病隱匿、傳染性強、單日新增感染者最高超過6000例……狡猾的奧密克戎變異株讓防控變得異常困難。

近期我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數量相繼超過2020年的18起、2021年的30余起。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注著疫情演變態勢,牽掛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突出口岸地區疫情防控這個重點,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今年3月5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對當前疫情防控提出明確要求。

4天后,針對在多地擴散的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又作出重要批示:當前疫情發展很快,散發面廣,染疫人數大增,務必責成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從嚴從緊開展防控工作。

3月1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部署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從思想上、行動上對當前和下一步我國抗疫工作進行全面動員和周密安排。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要深刻認識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的復雜性、艱巨性、反復性,進一步動員起來,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堅持不懈,抓細抓實各項防疫工作。

關鍵時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科學研判,給出有力回答,指出明確方向——

“堅持就是勝利。”

人們不禁想起兩年多前的一幕: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懷仁堂。習近平總書記和其他6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坐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表情凝重:“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在疫情來勢洶洶的危急時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發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強音。

3月24日,在福建泉州市海峽體育中心聯合方艙核酸檢測基地,參加“抗疫志愿車隊”的出租車司機(左)協助醫務人員裝運核酸檢測樣本。新華社發(周義攝)

兩年多來,病毒頻繁變異,形勢不斷演變。對于疫情防控,習近平總書記始終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變的是不同階段的具體防控策略,不變的是貫穿其中的鮮明主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寧可十防九空,絕不可失防萬一。”

“盡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眾被感染,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

……

話語擲地有聲,措施堅定不移。事關億萬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就沒有商量的余地。這就是大黨大國領袖對于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負責的鮮明態度和義不容辭的使命擔當。

正是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指引下,當世界其他地方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持續攀升時,中國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更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充分體現了我國防控疫情的堅實實力和強大能力,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疫情常態化防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確定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

“動態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準。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礎,不追求零感染,但發現一起就撲滅一起,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快速和精準的“動態清零”,正是中國控制疫情的“法寶”。

3月25日,工作人員在位于陜西西安的隆基單晶硅太陽能電池工廠絲網印刷區工作。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2021年,德爾塔變異株帶來的疫情一度波及20余個省份。

中國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迅速采取防控措施,迎戰德爾塔變異株,有效處置30余起聚集性疫情,基本用一個潛伏期(14天)就控制住疫情。

目前,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超4.7億,死亡病例逾610萬;我國感染人數、發病人數、重癥人數和死亡人數都保持在較低水平。

有外媒評價,中國是全球唯一控制住德爾塔變異株傳播的國家。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復雜多變、沒有明顯拐點——當前正處于全球第四波流行高峰,每周報告病例數超過1000萬。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以預防為主,持續抓緊抓實抓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提高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調研時,就針對全球疫情呈現新的特點、防控風險增大提出明確要求。

嚴謹的科學研究推演證明:以中國14億多人的總人口基數、龐大老年人群體的現實國情,如不及時從嚴防控,最終將形成規模性反彈,中國醫療體系面臨擊穿危險,后果不堪設想。吉林、上海等地迅速增高的病例,已發出了強烈警示。

3月26日,在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一家汽車零配件企業員工在生產車間工作。新華社記者 王淑娟 攝

有研究表明,雖然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期間的病死率確實下降了,但同期因疫情造成的死亡總數卻高于德爾塔變異株流行的同期死亡數,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的危害依然嚴重。

“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面對疫情跌宕對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的威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旗幟鮮明。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疫情還沒有過去,一旦有事,蔓延起來非常快,一旦發現要采取嚴格處置措施,絕不松動,絕不手軟。

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后,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疫情水平在短時間內突然上揚。正是因為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干預措施,這條原本陡峭的曲線趨于平緩……

3月1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黨政同責,齊抓共管,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提高防疫本領。要加強組織領導,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疫情防控是“國之大者”。

呵護好14億多中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就是比天還大的事。

廣西融安縣潭頭鄉新桂村的春耕田園景色(3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精準防控——“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

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就精準防控作出戰略指引:“要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不斷優化疫情防控舉措”“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

治國理政千頭萬緒,習近平總書記向來重視“精準”二字。

從脫貧攻堅的“聚焦精準發力”,到深化改革“對準焦距,找準穴位”,從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到要求對干部開展精準化的培訓……精準,是現代化治理能力的卓越體現。

針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習近平總書記早在2020年1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就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

面對復雜的世紀疫情,同傳播速度更快、隱匿性更強的變異株較量,實現“動態清零”,關鍵就在“精準”。

這是中國方案的精準,在關鍵要害處,集中發力——

近期疫情“破防”,均由境外輸入引發。點多、線長、面廣,當前我國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正是外防輸入。

“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2020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就強調,持續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目前疫情防控最大的風險是來自境外,外防輸入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壓實口岸地區防控責任,充實口岸防控力量,健全常態化防控機制,補齊短板弱項,筑牢外防輸入防線。

劃定緩沖區,實行差異化管理;一口岸一對策,實行非接觸式貨物交接模式……中國精準完善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機制,以最小的社會成本,不斷扎緊外防輸入“籬笆墻”。

阿爾法、貝塔、伽馬、德爾塔、奧密克戎……不斷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讓防控變得異常困難,也促使人類不斷調整應對手段。

“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科學技術是人類同疾病斗爭的銳利武器”“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在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科技之于疫情精準防控的作用。

加強疫苗、快速檢測試劑和藥物研發等科技攻關,使防控工作更有針對性;啟動新冠疫苗序貫加強免疫接種;采用核酸和抗原檢測相結合……一個個事關長遠的抗疫部署,彰顯著領航者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

構建“免疫長城”!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關心部署下,中國啟動全球最大規模疫苗接種:截至3月24日,全國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種超過12.4億人,占總人口近九成,這一規模和速度超過全世界其他任何國家。

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老年人發生重癥和死亡的風險顯著增加。面向5200萬尚未完成全程接種的60歲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種正精準推進,免疫屏障在有針對性地加強。目前,我國已有29款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占到全球的19%。

3月22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公主府公園新冠疫苗接種點,一位老人在接種疫苗。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這是中國智慧的彰顯,下好先手棋,織牢防護網——

就當前抗疫,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要“使防控工作更有針對性”“采取更加有效措施”。

阻斷病毒傳播鏈,以快制快尤為關鍵。

3月23日,吉林。全省方艙醫院已建成13個、在建4個,共有床位22973張、在建床位7841張。

這是3月20日傍晚拍攝的吉林市高新南區隔離方艙建設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剛開始擔心方艙醫院里條件不好。”來自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的學生陳建龍,住進吉林市昌邑區方艙醫院,“來了之后每頓飯有葷有素,外面天氣寒冷,方艙醫院很暖。”

確保每個省至少有2至3家方艙醫院,在需要啟用時,能在兩天之內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武漢保衛戰中起到至為關鍵作用的方艙醫院,如今得到進一步“升級”使用。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指揮下,根據疫情變化,診療方案、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等與時俱進作出科學調整,更加科學的防控舉措不斷出臺:不搞“大水漫灌”,核酸檢測任務在24小時內完成;推廣“抗原篩查、核酸診斷”監測模式;對輕癥病例實行集中隔離管理,科學降低解除隔離的標準……

3月18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街道一處核酸采樣點,工作人員冒雪引導前來檢測的居民。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與病毒賽跑,跑得越快,就越能掌握戰“疫”的主動權。我國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以“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為核心,從嚴從實開展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取得了良好效果。

“擴大重點人群監測覆蓋面,完善多渠道監測預警機制,全面提升疫情監測預警和應急反應能力”“要加強學校等重點場所常態化防控,壓實主體責任,做實做細防控措施和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四早”要求,確保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應對處置,就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

“早發現、早處置,我們有辦法把疫情遏制在萌芽狀態。”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說,當前防控舉措科學有效,積小勝為大勝,我們總體上就會向“動態清零”的目標逐漸邁進。

這是中國力量的集結,分級分層、有效協同,向機制要效率——

靜與動之間精準施策,體現治國理政的高超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統籌常態化精準防控和應急處置”。

就不斷完善疫情防控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統籌應急狀態下醫療衛生機構動員響應、區域聯動、人員調集,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發揮社區作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第一道防線作用”“著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不斷提升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3月1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科學精準防控作出部署,強調“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要保持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平穩有序,做好生活必需品生產供應,保障好群眾就醫需求”“做實做細防控措施和應急預案”。

3月25日,在遼寧省沈陽市鳳祥綜合市場,一名市民買菜后掃碼付款。新華社記者 王乙杰 攝

疫情常態化防控不是孤立的政策,而是一套復雜的運行體系,堅決防止“簡單化”“一刀切”。防控工作千頭萬緒,執行不到位,要么形成防控“空擋”,要么導致“層層加碼”,影響百姓正常生活。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第一時間響應,各省份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

從嚴從緊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采取最徹底的防控措施,盡快遏制疫情擴散勢頭……抗疫集結號再度吹響,一條條更加精準的措施正不斷出臺。

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多個省份指導疫情處置工作,第一時間全面激活應急指揮體系,第一時間啟動重點地區核酸檢測,第一時間強化公衛、公安、工信的協同,第一時間做好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

3月14日下午,來自鄰近省份的多支醫療隊共940名醫護人員抵達吉林市,迅速補充到當地的方艙醫院、定點醫院和核酸檢測隊伍中。不久之后,制約當地疫情防控的瓶頸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億萬人民團結一心,將防控工作抓實抓細,堅持到底就一定能奪取勝利。

統籌兼顧——“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防疫關乎生命,發展關乎生計。如何統籌好這對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是考驗世界各國的一道難題。

“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既不能對不同地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阻礙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又不能不當放松防控、導致前功盡棄”……

2020年2月23日,國內疫情防控緊要時,習近平總書記面對全國17萬名縣團級以上干部發表重要講話,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明方向,增強信心。

驚濤駭浪中把舵導向,大戰大考前運籌帷幄。

兩年多來,正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下,我國走出了一條精準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辯證之道。不僅確保了億萬人民的生命安全,還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們黨將召開二十大。

當前,疫情仍是影響世界經濟的最大不確定因素。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國內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多點頻發的聚集性疫情讓形勢變得更為復雜。

“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3月1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的講話,用三個“最”字表明我國堅決打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戰的決心和信心。

越是面對復雜變局,越要穩字當頭,牢牢穩住發展的基本盤——

5.5%左右——這是今年我國的預期經濟增速目標。陡然升級的疫情形勢,無疑增大了穩增長壓力。

多重壓力疊加,關鍵要強化統籌協調,確保“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牢牢掌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戰疫情”不誤“保春耕”。如今,農業大省吉林爭分奪秒與疫情斗爭的同時,生產綜合服務保障也在緊鑼密鼓開展,東北大地正備戰春耕,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2月23日,在遼寧省鐵嶺縣遼寧實豐機械有限公司,工人檢查即將出廠的玉米播種機。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農業農村部連續發文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工作;針對農資價格上漲,中央財政下達資金200億元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署投放100萬噸國家鉀肥儲備……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保證糧食年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強調。

“精準防”確保“不斷鏈”。產業鏈是經濟的命脈,針對疫情對部分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造成的影響,各地在筑牢防疫線的同時,密集出臺政策措施為企業減負紓困,暢通產業鏈,穩住基本盤。

抗疫全力以赴,生產高效運行,研發有條不紊,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超過99%……作為全球制造業重要基地和全國經濟強市,常住人口超過1200萬的江蘇省蘇州市,通過一攬子組合拳政策推動防疫與發展,最大限度減少疫情的影響。

一手抓戰“疫”,一手抓發展,彰顯復雜形勢下的戰略定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進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盡可能減輕對經濟發展和群眾正常生活的影響。“我們的這個方針,堅持到最后就是勝利。”

越是面對復雜局面,越要善于化危為機,錨定高質量發展——

“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

兩年前的春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浙江,在疫情發生后首次實地考察復工復產,積極鼓勵國內企業抓住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契機,讓很多困境企業堅定了前行信心。

準確識變,認清“危”中之需;主動求變,找準發展之“機”。

2020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政協經濟界委員聯組會上強調,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這次疫情是一場危機,但某種程度上也孕育了新的契機”“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春起灣區,嶺南花開。放眼廣東,“世界工廠”的機器轟鳴聲中,這片創新之地毫不放松另一場攻堅戰。

這是3月21日在深圳沙河西路拍攝的車流。新華社發(劉羽潔 攝)

來自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封閉管理的一周,有125名科研人員、1237名研究生有序推進科研工作。“這是不同的戰場,同樣的堅守。”其中一名科研人員說。

疫情沖擊了傳統產業,但創新驅動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十四五’時期我們國家再往前走,必須靠創新”“我們要進入科技發展第一方陣,就得靠我們自己”……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福建考察時的話,語重心長。

兩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每次實地調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同時,總會圍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作出部署,不斷開辟發展新境界。

越是面對復雜變局,越要立足兩個大局,在開放共贏中堅定前行——

擁有超6萬家外資企業的上海,盡管受到疫情影響,第五屆進博會的招展進度依然“快于歷年同期水平”,折射出全球企業對中國經濟不變的信心。

盡管疫情有反復,一年兩次的廣交會從未中斷;首屆消博會去年在海口成功舉行,目前第二屆正火熱招商;如期舉行的服貿會亮出擴大開放新舉措。

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入實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次重要講話中,向世界傳遞出自信的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的清晰信號。

嚴峻復雜形勢下,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作出“五個必由之路”重大論斷后,鮮明提出我國發展仍具有的“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深刻闡明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的道理。

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既要全力以赴答好疫情防控“加試題”,更要堅定信心答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道“必答題”。

“我們要既正視困難又堅定信心,發揚歷史主動精神,迎難而上,敢于斗爭,砥礪前行,奮發有為,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共克時艱——“只要我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夠徹底戰勝疫情,迎來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2年2月20日晚的國家體育場流光溢彩,充滿依依惜別的濃濃情誼。“天下一家”字樣的焰火在“鳥巢”上空粲然綻放,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圓滿落下帷幕。

這是2月20日晚在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上拍攝的焰火表演。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不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持續蔓延、奧密克戎變異株來勢洶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如期履行承諾,成功向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為處于動蕩變革期的人類注入強大信心和力量。

閉環內陽性率非常低并動態清零,各項賽事安全順利舉行;閉環外經濟社會運行如常,人們共享體育競賽帶來的激情、歡樂與感動……

如同一面鏡子,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也向世人昭示:只要團結一心、科學施策,人們完全能夠統籌好發展和安全,辦成有利于各國人民的大事。

“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展現更多責任擔當。”面對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從維護全人類共同和長遠利益出發,引領各國堅定信心、不怕困難,團結合作、共克時艱。

兩年多來,經歷疫情的跌宕起伏、國際局勢的風云變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國理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國方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行動,在世界上產生著愈來愈廣泛而深遠的感召力、影響力、引領力。

這是任何情況下都把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堅定——

“感謝中方為巴基斯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寶貴幫助,中方提供的疫苗不僅拯救了巴人民,也拯救了巴經濟”……

2月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同習近平總書記的面對面會晤中,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表達由衷感激之情。

與180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向34個國家派出37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多個國家和14個國際組織提供大量抗疫物資,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1億劑疫苗……

這是2021年2月1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附近的努爾汗空軍基地拍攝的中國政府援助新冠疫苗交接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劉天 攝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發起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全球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傳遞出一個發展中大國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為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的大格局、大擔當。

“國際社會應該加緊行動起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全力搞好疫情防控。這是當務之急”“抗擊疫情是國際社會面臨的最緊迫任務”……兩年多來,在一次次視頻、電話、信函等“云外交”中,習近平總書記談得最多的就是攜手抗疫。

為何如此重視疫情防控?習近平總書記的思考深邃而辯證:“這既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基本要求,也是穩定恢復經濟的基本前提。”

這是堅持不懈推動世界經濟復蘇、謀求人類共同福祉的篤行——

“團結抗疫和復蘇經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2021年10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頻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時的講話,給人以深刻啟迪。

在埃及駐華大使穆罕默德·巴德里看來,中國共產黨的“人民至上”理念,在脫貧攻堅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兩件大事上得到集中體現。“消除貧困是對全人類發展來說最重要的一個目標,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世界現今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中國的經驗和理念無疑會為世界作出突出貢獻。”

從接連舉辦廣交會、消博會、服貿會、進博會,到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取得新進展;從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到探索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經濟增長新動能、社會生活新模式、人員往來新路徑……

2021年11月5日,人們在中國上海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中國一以貫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的堅實行動,讓世界看到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責任擔當。

疫情對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和民生造成嚴重沖擊,令那些本就不富裕的國家和人民雪上加霜。著眼于有效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2021年9月21日,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提出全球發展倡議。

在習近平總書記持續親自推動下,全球發展倡議正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成員的由衷支持和真誠歡迎。

“促進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將造福有關國家人民,也事關整個人類和地球的前途和命運”“我們應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全球發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包容性,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國家掉隊”……

立場鮮明的宣示、飽含深情的話語,展現著世界級政治家的戰略眼界和天下情懷。

這是矢志不渝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全人類“一起向未來”的遠見——

“在全球性危機的驚濤駭浪里,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小船經不起風浪,巨艦才能頂住驚濤駭浪。”

2022年1月17日,出席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以“船”為喻,指出危機面前團結合作、守望相助的重要性。

一場世紀疫情,以一種特殊形式告誡世人:人類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

疫情暴發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提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兩大主張。彼此呼應的兩個“共同體”,正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理念的世界表達,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疫情下的生動寫照。

“大江奔騰向海,總會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去。”

展望未來,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下,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堅定信心、團結奮斗,疫情終會過去,勝利必將到來!(記者張旭東、陳芳、韓潔、楊依軍、董瑞豐、屈婷)

關鍵詞 >>
分享:

相關閱讀

網站地圖 新聞 專題 晚會活動 康巴衛視節目 視頻 娛樂 圖說 文化 旅游
國內國際
涉藏新聞
崗日雜塘
啟米時間
法治明鏡
向巴聊天
康巴講壇
康巴歡樂匯
雪域高原
歡樂星播客
快樂漢藏語
周末大舞臺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開
翁姆報天氣
央視新聞聯播
康巴衛視新聞
紀錄片
微視頻
專題片
電影
電視劇
動畫片
藏歌藏舞
晚會活動
文化動態
藏傳佛教
名家專欄
藝術
旅游資訊
景點推薦
風土人情
旅游寶典
加載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樹果洛海南海北海東海西黃南迪慶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薩日喀則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壩州涼山木里
合作媒體
關于我們衛視動態播出時間表廣告刊例用戶協議舉報制度

蜀ICP備 15032686號

新聞信息服務資質備案號:川新備14-000059

川公網安備 51019002000121號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不良與違法信息舉報中心


違法及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8-8598 19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三级在线 |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a | 色婷婷成人精品综合一区 | 欧美成人小视频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7成人在线视频 | 成人高潮aa毛片免费 | 成人国产免费视频 |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在线 | 久久宅男|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123区 | 欧美精品123区| 久久亚洲二区 | 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在线国产精品视频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久久丁香综合 | 成人区一区二区 | 欧美精品一二三 | 欧美性一级 |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 亚洲一二三四区视频 | 麻豆精品| 欧美一区视频 | 欧美在线a| 污网站在线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热99精品| 天天影院色 | 夜夜骑资源 | 爱爱视频网站 | 躁躁躁日日躁网站 | av片在线看免费高清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 | 免费三级毛片 | 毛片一区| 操操碰 | 色综合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