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流域保護共同立法”寫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代表熱議我國首個地方流域共同立法
2022-03-09 來源:四川在線 | 分享: |
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3月8日上午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作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指導云貴川三省開展赤水河流域保護共同立法”被寫入報告。
據四川省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關注赤水河流域保護立法,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指導推動下,四川省人大積極牽頭探索赤水河流域保護共同立法,加強與云南、貴州兩省人大溝通協調,探索創新跨區域流域共同立法機制,尋求最大立法共識。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去年5月,三省人大常委會同步審議通過關于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和經三省協商一致的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以“共同決定+條例”的方式共護一江清水,并于7月1日同步實施。這也是我國首個地方流域共同立法。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唯一一條沒有水壩水電站的大型支流,也是全國最早開展全流域禁漁的河流,為日后的長江流域十年禁漁探索了經驗。”在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看來,赤水河是長江流域乃至全國大江大河全流域保護的樣板和實驗田。“赤水河流域橫跨云貴川三省,在現有的河流管理體系下,不可避免地存在以行政區劃為單元的保護標準差異化問題。通過立法,明確了赤水河流域的水生態水環境治理保護的‘一盤棋’,厘清了保護治理的高壓線和底線,對于流域綜合治理保護的意義不可小覷,也為其他跨省河流一體化保護治理提供了經驗和參考。”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有效實施。如何推動“共同決定”和“條例”落地生效?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波表示,為夯實“依法治赤”責任,該廳聯合省人大城環資委專門對決定和條例內容進行責任分工,細化任務68條,逐一明確到相關責任單位,同時,扎實推進赤水流域四川段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明確規劃目標和任務,謀劃28個重點工程項目,5年內預計總投資約32億元。“目前,規劃已印發實施,相關工作正加快推進。”
在扎實整改赤水河流域內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同時,四川還組織開展赤水河專項指導幫扶,“排查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礦山生態修復保護、尾礦尾砂治理等231個問題,已整改完成194個,完成率84%,赤水河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初見成效。”據悉,2021年,已安排中央、省級財政資金1.1億元用于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和良好水體保護。今明兩年還將對合江縣鄉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赤水河治理保護項目,在資金上給予重點支持。王波表示,下一步,該廳將會同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成都分行,研究推動綠色金融債券發行工作舉措,進一步拓展包括赤水河在內的流域治理投融資渠道。
原標題:兩會視線⑤|“赤水河流域保護共同立法”寫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代表熱議我國首個地方流域共同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