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六個實質化”由“深”到“固” 為四川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解讀
2022-01-20 來源:四川在線 作者: | 分享: |
四川在線記者 張庭銘
2021年,四川全省法院緊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推動“六個實質化”由“深”到“固”。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161.63萬件,審、執結154.45萬件,同比分別上升20.46%、18.07%,法定審限內結案率99.96%,平均審理時間同比縮短8.75天。
四川全省法院是如何推動“六個實質化”由“深”到“固”的?又是如何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法治力量的?在新的一年,又將如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1月19日,四川在線記者邀請到了多名參加省兩會的代表委員對《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進行了解讀。
解讀嘉賓:
省人大代表、四川瀛領禾石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 曾文忠
省人大代表、內江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 唐衛東
省政協委員、四川瀛誠虹信律師事務所主任 周川
省政協委員、阿壩州汶川縣三江鎮政府干部 張毅
關鍵詞: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報告點擊:高起點推動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入駐運行天府新區法院和金融、互聯網法庭等審判機構,成功爭取最高法院增設第五巡回法庭成都審判點和國際商事法庭,集聚“一點”“五院+”“五庭+”高能級司法資源;依法審理侵犯專利權、商業秘密等案件1.92萬件,高效化解商事合同糾紛案件38.81萬件。
解讀
曾文忠:四川法院高起點推動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將為我省法律服務業發展開拓空間、提供平臺,打造全鏈條專業化“法治生態圈”。在日常招商引資工作中,一些企業對于招引地的法治環境、法律服務供給能力非常關注。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建立,將有利于能形成高端法治要素的牽引集聚效應,最終實現便利、低成本的多元化“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和平臺,從而更好得滿足企業的法律需求。
周川:高起點推動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以天府中央商務區為主要載體,并以TOD為中心打造貫穿天府中央商務區的高端法律服務產業發展帶,從而更好地滿足入駐天府中央商務區以及周邊的企業司法需求。
除此之外,我還認為全省審理侵犯專利權、商業秘密案件達到1.92萬件是個很不錯的突破。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關于對知識產權、商業秘密的保護。在這方面,我認為我省法院走在了全國前列。
關鍵詞:保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報告點擊:聯合發布典型案例46件,建設“云上共享法庭”,開展跨域立案、代為送達、委托執行5.01萬件次,聯動化解川渝高竹新區涉企糾紛;探索統一建設工程領域法律適用,妥善審理成渝中線高鐵、天府國際機場等重大項目建設案件;依法審理涉成渝中歐班列、跨境電商等涉外商事案件459件,依法審理涉成渝中歐班列、跨境電商等涉外商事案件459件;共同制定自貿區貨物買賣合同糾紛訴訟指引。
解讀
曾文忠:我覺得去年兩地法院保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最大的亮點,是兩地的司法協作。特別是在化解川渝高竹新區涉企糾紛時,我省廣安市鄰水縣法院與重慶市渝北區法院多次聯動化解涉企糾紛,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應。今后,兩地法院還可嘗試在民商事、行政、刑事等更多領域,共同制定并執行工作地方標準,從更高的規范層面推進一體化建設。
唐衛東:去年,兩地法院在司法服務、協同配合等方面都進行了很多創新性舉措。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建立“云上共亨法庭”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川渝法院系統實現了跨域立案、代為送達、委托執行等共享,雙城協同司法服務效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一步,建議川渝兩地法院能夠在企業破產重組、知識產權保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加大合作。
關鍵詞:加大川果川菜、川酒川茶的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
報告點擊:加大川果川菜、川酒川茶的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依法審理“郫縣豆瓣”案,打擊“搭便車”“傍名牌”行為,妥善處理“青花椒”案,依法認定經營者正當使用不構成侵權,服務產業興農。
周川:法院在審理這兩起案件中,將商標權的依法保護,與其他經營者對特定詞匯的正當使用,作了很好的平衡,在準確適用《商標法》的同時,尊重了人民群眾的常識。既審理好了群眾關注的案子,又宣傳了相關的法律知識,一方面彰顯了法官專業的法學素養,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法院司法活動服務產業興農的情懷。
唐衛東:通過依法審理“郫縣豆瓣”案、妥善處理“青花椒”案,充分彰顯了法院在保護商標和地理標志上的公平公正,既為我省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發揮了裁判員作用,也以法治方式服務了鄉村振興。建議法院今后將川果川菜、川酒川茶的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納入訴源治理,一方面宣傳動員企業增強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意識,另一方面堅決果斷打擊各類商標和地理標志侵權行為。
關鍵詞:用心守護藍天碧水凈土
報告點擊: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審理環境資源案件7282件。成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法庭,集中管轄7地20縣相關案件。深化省內外司法協作,推出沱江流域“紐扣法庭”等品牌,積極參與長江“十年禁漁”行動,推進長江黃河上游一體化保護。貫徹恢復性司法理念,建立63個司法修復實踐基地,引入“削填引種”、勞務代償等模式。
曾文忠:堅持生態環境的全方位司法保護,既要強化事前預防性司法,也要加強事后恢復性司法的應用。對此,我覺得去年四川法院探索的“削填引種”、勞務代償等措施是很好的修復生態環境的方式。既依法追究了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人的民事責任,又加強了全面賠償原則的落實力度,更有利于全面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
張毅:作為基層干部,我對成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法庭,集中管轄7地20縣相關案件這一方面印象深刻。去年國家正式設立了大熊貓國家公園,我們阿壩州也組建了大熊貓國家公園阿壩管理分局,大家都對如何保護大熊貓國家公園非常關注。最高人民法院批復同意設立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法庭集中管轄案件,讓專業的法庭審專門的案件,能夠有力打擊涉及生態保護方面的違法犯罪,對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將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