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競榮—探尋四川生物多樣性之美|四川將編制新一輪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
2021-12-06 來源:四川在線 作者: | 分享: |
80件獲獎作品展現生物多樣性之美
四川物種保護大省地位不斷強化
四川省將編制新一輪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
一只、兩只、三只、四只……雪豹從鏡頭右側“闖入”,悠閑漫步在海拔4000多米的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片區木香坡,20秒的視頻構成了一段動態剪影——這是2021年紅外觸發相機攝影比賽原生瞬間組一等獎獲獎作品《唯美剪影——四只》中的唯美畫面。
日前,由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和阿拉善SEE天府項目中心聯合主辦的2021紅外觸發相機攝影比賽結果揭曉,80件作品分獲走獸組、飛禽組、原生瞬間組、精彩連連組以及“最佳打卡點”冠亞軍。
紅外相機鏡頭影像,是觀察四川生物多樣性的一扇窗。我省地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幾大地貌單元,有除海洋、沙漠生態系統外的森林、草地、濕地等多種自然生態系統。全省有高等植物1萬余種,占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有脊椎動物近1300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97種,居全國前列。
早在2011年,我省就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了《四川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20年)》,經過持續努力,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顯著,物種保護大省地位不斷強化。
建好國家公園。我省扎實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片區8000多種伴生動植物得到有效“傘護”。今年10月,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四川片區面積占總面積八成以上。同時,我省正攜手甘肅加快推動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
修復生態系統。我省結合全面推行林長制,壓緊壓實森林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目標責任,改善草原生態系統,恢復濕地生態系統,治理荒漠生態系統。川西北地區累計治沙近百萬畝,治理區植被覆蓋度平均凈增30%至40%。
強化物種保護。全省現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530個,總面積12.03萬平方公里,大熊貓、豺等人工圈養種群成功實現野化放歸。我省正建設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庫,油橄欖、竹類等本土原生優質種質資源也得到較好保存。
轉化生態優勢。我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優質飼草,竹產業、森林康養產業、生態旅游不斷壯大。錨定“雙碳”愿景,我省力爭到2025年實現全省林草碳匯總規模3000萬畝。
下一步,我省將編制新一輪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確定省、市、縣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推動建立生物多樣性地方法規體系。同時,加強宣傳教育,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為全社會共識。
四川省林草局供圖